【張羽良專欄】打開通往永恆幸福之門(三)

提升道德是通往永恆幸福之門


最近臺灣一些具有高社會指標地位的政治人物丶醫師丶校長等,接連捲入負面新聞,讓人開始省思功利主義的盛行,帶給社會的影響究竟是什麽?日前在「十年教改總體檢」記者會上,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指出,教改忽略了道德教育,沒有扭轉注重功利的價值觀,這樣的教改難期成功。


的確功利主義的盛行,讓世人越來越往利益的牛角尖鑽去,即使懂得行善之人,也往往如梁武帝般,先算好了將來的福報而為。這一切全是根源於一個「私」字,下者因私可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人人為近敵;中者因私常行有為之善事,曲解佛法出離世間苦海的真諦;惟上者能明佛法惟心的意義,努力修心向佛,去惡歸善循正道的聖境前行。
先秦呂不韋的《呂氏春秋》中講了一個楚人遺弓的故事,有一個楚國人在路上把所帶的弓遺失了,卻不去找,他說:「楚人丟弓,楚人揀拾,又何必去找呢。」孔子聽到這件事說,把楚字去掉就可以了,老子則說,去掉人字就更好了。


孔子看到楚人不在意失弓,但心中的容量祇及楚國,故建議去掉楚字,而老子則看到更深一層的私心,故說去掉人字就更好了。人若能去私,才可能實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世界,而去私更積極的作為就是為他,懂得為他人著想,不為己利去傷害別人,若人人都有此菩薩智慧與心腸,那天堂不就來臨嗎!而幸福也將名正言順地去普敲每個人的心門。
但觀念是人最難被改變的東西,談去私與為他並不是一蹴可及的,要講求方法,而提升道德,重視道德教育正是最好的方法。其實博大精深的傳統中華文化,從仁愛思想與忠恕之道,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推己及人,對於挽救中國人的道德觀不致快速衰敗,而遭致如龐貝城天懲的命運,一直在發揮著力挽狂瀾的作用。


再從因果的角度來看,人無道自損德,失德則苦難必多且深,若放任道德頹喪,則引發共業的災劫更可能到來,歷史的殷鑒向來不差。為何總要稱中共是惡黨丶邪黨呢?中共用無神論毀了中國人對道德的正信,用文化大革命摧殘了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正念,它一步一步的拉扯著中國人往罪惡的深淵中跳去,往痛苦的劫數里走去,它若不邪不惡又怎會如此?
所以懂得行善積德只能算是瞭解善惡有報的表相,並不是通往永恆幸福的門逕,而凡事老想著自己,老為自己利益打算的人,更是一個不斷耗損自己福德丶真正傷害自己長遠幸福的愚人。

唯有澈底改變思維模式,瞭解為他想才是為己想的道理,讓心從世俗的名利污染當中解脫,才能真正為自己打開通往永恆幸福之門,在領悟生命存在意義的當下,活得悠遊自在,也為靈魂的永恆未來,建立起通往不生不滅丶極樂聖境的坦途。

看中國首發

本文留言

作者張羽良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