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大學生的記憶:大學四年我花了多少錢(組圖)

  「文革」結束30年以來,社會以一種可見的速度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即使是在被稱為「象牙之塔」的大學裡,這一切也令我們感同身受。從不用掏任何費用到動輒六七千元讓普通人家難以承受的學費;從靠著十幾塊補助就能生活到沒有五六百元連飯都不夠吃;從四年沒買「大宗」東西到精緻的手機人手一個;

  ……

  不管是九斤老太說的「一代不如一代」還是我們堅稱的所謂「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總之,在歲月風馳電掣過後,當一切都變得模糊曖昧,我們只留下些或者清貧或者富足的片段記憶───就我們所瞭解的情況,不管是清貧還是富足,四年的大學,都給了求學者一段愉快的時光。

  


圖:中共第二代黨魁鄧小平和高考後第一代大學生在一起。 他恢復了高考



  而值得我們懷念並思考的是,在條件艱苦的時候,他們曾對讀書無比熱切,而環境優越的時候,面對著20年上漲了25倍的學費,後來的大學生是不是也汲取了同樣多的知識?

  當然,作為編者,我們只負責記錄這些片段的記憶,並從這些記憶中體會時代的巨大變化。無論如何,生活還在繼續,每一代的大學生都會有他們的消費記憶……

  鏈接一大學學費20年漲25倍

  20年前,大學學費只有200元,現在已經衝上5000元大關,漲幅高達25倍。

  全國政協孫繼業委員說,高等教育屬准公共產品,適當收費並無異議,問題是高等教育收費過高,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據統計,全國高校的人均學費從改革前的免費教育到20年前的200元,再到1995年的800元,一直上升到2005年的 5000元,近20年間上漲了25倍,大大高於群眾的收入增長幅度。如果再加上大學期間的住宿費和生活費,平均每個大學生4年花費需4萬多元。而去年全國農村人均收入只有2936元,也就是說,一名農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名大學生。

  零點調查公司最近發布的《2005年中國居民生活質量指數研究報告》中也顯示,教育花費佔農村和城市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了32.6%和25.9%。

  1978-1982年:零消費時代

  楊琴(大學教師) 學費:無 住宿費:無

  生活費:10元左右/月、一尺半布票/月

  1978年,是停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復的第二年。成千上萬的年輕人終於有了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平等機會。在那個收穫的季節裡,經過兩輪高考篩選,現在在大學教書的楊琴也如願以償,考上了山西大學哲學系,成為恢復高考後第二批大學生中的一員。

  當時大家都很窮的,全班50多人,80%的家庭都很貧困。和楊琴一個小組的老曹同學,老三屆,有兩個孩子。他來上大學,老婆照顧孩子,家裡沒任何收入。但是,生產隊可分給家裡面口糧,孩子老婆勉強可維持生活。楊琴在學校每月有十幾元的助學金,那時大學吃飯不花錢,國家管飯。

  楊琴那時每月花9元錢的飯票,食堂飯量總數是固定的,早晚三頓窩窩頭,一碗稀飯,頂多加一點小菜。平時男同學不夠吃,女同學吃不了,所以女同學總是把窩窩頭剩下給男生吃。在食堂,十天半個月才能吃上一次肉,而且特別少,有一些條件好的同學,也不到外面吃飯,想改善生活了,就都回家吃飯去了。

  學校基本不收任何費用,除了每個學期要買的課本,大概要花掉四五元錢,但是80%的學生可以得到一點生活補助,大概每月都是十幾元錢,大部分同學可以買一點生活用品,楊老師總是能剩下一些錢,給家裡添補一些東西。說到生活用品,除洗漱用具外,還需要買鞋油,擦舊皮鞋用。

  當時的宿舍不熄燈,自然也不收電費,所有人都不會錯過免費用電的機會。等下了自習,舍友們都迅速回到宿舍,梳洗完畢,就趴到桌子上看書。28年前的宿舍格局和現在差不多,一進門左右四張床,上下鋪睡八個人,中間是一張大桌子,門背後一個矮書架,共8層,一人一層。宿舍裡沒有任何裝飾品,逢年過節,女同學們自己動手做點裝飾品,既不花錢,又漂亮。

  那時的女同學們沒有什麼「濃妝淡抹」,當時一個人一個月發一尺半布票(買穿衣用的布匹),無論男女的衣服只有黑白兩色。楊琴大學四年沒有添置過什麼新衣服,因為已經上過6年班,她有幾件上班時工廠發的衣服,其餘大都穿姐姐的衣服。男同學幾乎就沒有可以換的衣服,楊琴記得那時男同學一年四季就那麼一件衣服,四年下來都一個樣,包括鞋也是,解放鞋一穿到底,不洗,直到穿破為止,據說一到晚上,男生都將臭鞋扔到宿舍外面。不過女同學倒都有一件必備物品:套袖。一尺半見方的一塊布,縫成直筒,兩邊再穿上鬆緊帶兒,往胳膊上一套,從手腕到肘部就都裹上了。雖然不好看,可天天伏案學習,袖子易髒易破,戴上套袖就好多了。特別是冬天,既保護袖口又保暖。

  但即使是這樣貧窮,楊琴認為她們那時的大學才是真正的大學,每天早晨6點整,軍號就響起,提醒同學起床,可是大部分同學不等起床號響,就已經分布到學校各個角落讀書了。7點吃過早飯,同學們開始了一天的課堂生活。中午12點下課,吃完中午飯要休息一會兒,下午2點上課。晚飯過後,每個宿舍都要派出一個代表,去圖書館佔座位,去晚了就沒有地方可以讀書了,當時的大學生沒錢買書,全靠圖書館解決精神飢渴。那時沒有雙休日,只有星期天有時間,可是所有人都在圖書館裡泡著:「我們那幾屆大學生的求知慾強得可怕。」記者 王少斐

  鏈接二:全國高校學費大比拚

  北京4200-5500元/學年

  上海5000元/學年

  天津4200-5000元/學年

  河南2700-3100元/學年

  湖北3600-5000元/學年

  吉林3500-4500元/學年

  江蘇4000-4600元/學年

  海南3800-4200元/學年

  廣東4560-5200元/學年

  河北3500-5000元/學年

  浙江4000-4800元/學年

  遼寧4200-5000元/學年

  黑龍江500-4800元/學年

  安徽3500-5000元/學年

  福建3900-5200元/學年

  湖南4000-5000元/學年

  山東3600-5000元/學年

  山西2800-3800元/學年

  內蒙古3000-3500元/學年

  廣西3200-4500元/學年

  重慶3200-4500元/學年

  四川4000-4600元/學年

  貴州2500-4000元/學年

  雲南2800-3400元/學年

  陝西3500-4500元/學年

  甘肅4200-5000元/學年

  青海2800-3300元/學年

  寧夏3000元/學年

  新疆3500元/學年

  (以上數據為平均值)

   1983-1987年:1毛錢1頓飯

  裴秀芳(大學教師)學費:無住宿費:無生活費:200元/學期

  記憶最深刻的花費:一件18元的軍大衣


軍大衣是那個年代的時髦裝扮(圖中人物並非本文主人翁)

  裴秀芳198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對於當初的大學花費她感慨萬千。她說,自己最大的一筆花銷就是一件當時非常流行的軍大衣,大概就是18塊錢。

  1984年,裴秀芳從運城農村考到了北京,而當時她家的經濟來源全靠她父親每月30元錢的工資,這對於供3個孩子上學的家庭來說相當困難,但裴秀芳回憶說四年的大學生活過得還算不錯。

  「我四年大學生活可能花了1300多元,這些錢全部是從家裡拿的。」裴秀芳說,「雖然家裡很困難,不過我個人沒有感受到太大的經濟壓力。當時學校也不收什麼學費、雜費、住宿費,只要有生活費就完全能完成學業,最重要的是學校還給生活補貼,師範類學生給的尤其多。1984年到1986年,每個月我能領到 18元的補助,1987年能領24元,另外還有3元錢的困難補助,這些錢對於我來說支持一個月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據她介紹,第一個學期需要的錢最多,剛到學校什麼也得準備,衣服等生活用品都得買,不過以後就好多了。

  裴秀芳給算了一筆賬,她有時候1毛錢就可以吃上一頓飯,不過一週可以吃上兩到三次小炒,給自己改善一下生活,當時小炒大概也就3到4毛錢,學校發的補助足夠自己吃飯。這之外就是平時買一些衣服、生活用品以及書等,大概算下來每個學期需要從家裡帶 200多元。由於平時比較節省,裴秀芳還攢下了一筆錢,供了自己一個學期的費用,那個學期除了13塊6的車費,她沒有向家裡要錢。

  裴秀芳每個月都計畫得很周詳,吃多少,怎麼吃,她都心中有數。這樣有計畫的消費,讓她四年沒有體會過窘迫的生活。比如當時的肉沫粉條,食堂1毛錢一份,而且非常實惠,一杓子下去,給你盛滿滿一碗,對女生來說,一頓根本吃不了。於是她每次只買半份,也足夠她吃了。

  那個時候,對於大學生來說,惟一的電器就是收音機,不像現在的學生有筆記本、MP3、隨身聽,當時同學中只要有一個收音機會讓別人羨慕得不得了。當時在大學裡,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學生一個月能有40元的生活費,買個收音機不算什麼大事情,而對於當時僅靠補助生活的裴秀芳來說,根本無法與人家相比,收音機就是個奢侈品。「我們宿舍每個人都有一個收音機,只有我是蹭別人用的。當時一個和我比較要好的同學,家庭條件比較好,我就蹭她的,這一蹭就是四年。」裴秀芳笑著說。

  至於在衣服和書上的花費,她並不是很多,因為在第一個學期買了衣服,有了穿的,裴秀芳就很少再添置衣物,一年每到換季才可能買件衣服,有時候一年也不買。而買書那就沒有定時了,碰到了好的書籍才買,一般是先顧好自己的生活。

  裴秀芳說:「我四年最大的花費就是買了一件心愛的軍大衣。那時候幾乎每個女生都有,於是我也狠心買了一件。當時商場裡有24元和18元的軍大衣,考慮了很久還是選擇了便宜的,但這也是我四年大學買的最貴的東西。」

  對於當初能夠在那樣艱苦條件下,自己還能沒有壓力地過完大學生活,裴秀芳非常慶幸。她說:「非常重要的是,當時學校不收任何費用,每月還給你很高的補貼,有的人非但不用從家裡拿錢,而且往回拿錢接濟家裡。」(本報記者王冠興)

  鏈接三:大學收費三個難解謎

  其一,培養成本該是多少?有資料稱,我國大學的教育成本,因為文理科的不同,大概在1.2- 1.4萬元。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說,這是日常運行成本,就是老師的工資,加上學校日常運轉的水、電、氣。1999年計算下來,平均大概一個學生每學年需要 1.4萬元左右。很多學者說,應該計算直接的培養成本,因為有的教育成本其實不是花在學生身上的。對此,張保慶稱,完整意義上的培養成本是很高的───就是把高校從建立那天起,所有的開支都計算到培養成本裡。算下來,大概一個學生每年的培養成本平均是4─5萬元。」

  其二,個人應當分擔多少比例的教育成本?有資料顯示,2003年,全國高等教育收費約400 億元,同期國家對高校的財政投入約700億元,學生家庭分擔的高等教育年度投入比例達到36%。究竟多少比例是合理的呢?張保慶透露,1999年設計的比例是25%,因此當年的學費標準是3500元。而現在要達到5000元甚至更高。

  其三,有的大學把一些熱門專業上調30%收費,達到7000元、8000元,但卻不見對一些冷門專業下調收費。

   1984-1988年:大學義務教育

  白鹿(媒體工作者)

  學費:無住宿費:無生活費:13元/月(還有結余)

  記憶最深刻的消費:一套7.7元的書

  1984年秋的一天,我花了4元錢,從運城擠上火車,一路站著到了太原,從此開始了我四年的大學生涯。

  入學第一天,當我拿著飯盒到食堂打飯時,吃驚地發現,一份過油肉居然要3毛。。我毫不猶豫地作了選擇:不去吃它!3毛錢,這也太貴了。我上高中時,一個月的菜錢只需花3塊6毛錢。也就是說,平均一天花1毛2分錢。3毛錢是個什麼概念?好傢伙,幾乎是我高中時3天的全部菜價,如此高昂的價格,如何叫人不吃一驚呢!

  上高中的日子,早上的菜是一小匙的辣子醬,中午是水煮白菜,晚上是白菜煮水。這樣的菜單,週而復始,少有改變。如果有一天菜裡有了肉味,那叫「改善」 生活,每個同學要憑「改善票」領菜,這樣做主要是禁止一些人吃雙份或多份。每每到了「改善」,大家總是歡天喜地,飯量大的,嘴饞的,總要想方設法多弄幾張 「改善」票。

  大學裡居然天天有肉,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肉價之貴,更是始料未及,看到那麼多品種的菜,真有些眼花繚亂。但是,對於肉菜,我是絕少問津的。除了伙食費,除了書錢,大學裡幾乎不需要什麼開銷,不收學費,不收住宿費。

  更可喜的是,我們相當一部分人有助學金。我的助學金是二等的,每月13元。13元的作用實在太大了,除了每月支付9元錢的飯菜費之外,還可以有4元錢的零花。我當時感覺,上了大學就等於有了工作,有了工資。

  儘管花錢上有了保障,我還是節衣縮食。每個學期幾乎不上街,不下館子,能不花錢,盡量不花錢。不過,在買書上可能鬆了一些。一次,在書市上看到一套三本的《第三帝國的興亡》,愛不釋手,於是咬咬牙,花了7塊7毛錢買下了它———那幾乎是我一個月的伙食費,我對這套書極為珍惜。工作以後,同單位的一同事借走了上冊,並把它弄丟了,我因此對他大發雷霆。至今,我的這套書還缺個上冊。每每看到它,我就心緒難平。

  上大學時,正值青春年少,飯量大,容易餓。尤其是到了晚上,常常飢腸轆轆。這個時候,最誘人的莫過於宿舍樓道裡的叫賣:瓜子、麵包、方便麵。我們會情不自禁地跑出去購買。當然,購買時並不是用錢,而是糧票。因為,學校每個月要給每個學生30斤糧票,這些糧票當時買飯票已用不上了,所以幾乎全用來換取了樓道裡的零食。

  儘管有助學金,花錢有了保障,但偶爾還是手頭緊缺。於是,便想辦法來應付。我託人從一家報社弄來了報紙來賣。四分錢批發來的報紙,我們上街賣5分錢。利用中午時間,我和同宿舍的兩名同學,在山西大學所在的塢城路聲嘶力竭地叫賣。一個多小時賣了 30多份報紙,淨賺了3毛錢。於是,我們用自己賺來的錢,買了3包瓜子,一人一包,邊走邊吃,得勝而歸。後來,我們又採取到別的系宿舍敲門賣報的方式,但效果不好。一是影響人家午休,擾民;二是很少人要報,學生畢竟是少錢一族,白看可以,要錢可沒門。

  掐指算了算,四年下來花家裡的錢超不過500元。這個數字,大概只是現今大學生一個學期學費的零頭。可以說,我的大學,享受的是義務教育。對我這樣一個來自貧窮人家的孩子來說,實在是幸運中的大幸運,快樂中的大快樂。(白鹿)

  鏈接四:國外大學這樣收費

  韓國高麗大學是韓國頂尖的私立大學,學生交納的學費佔學校總預算不到50%。副校長安文錫「會充分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不希望學費問題對學生學習產生不好的影響。」

  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學亞太學院執行主任毛雷嘉說,墨西哥的大學在確定收費標準時,會充分考慮普通市民的承受能力,過高的收費只會把學生嚇跑。

  英國卡迪夫大學教授艾麗思說:「有一點是明確的:我們絕不盈利。」

  牛津大學校長胡德說,牛津大學的學費在英國的公立大學中是比較高的,因為高質量的辦學需要很高的教育投入,而政府的投入是有限的,「在英國,我們有著比較龐大和完備的獎學金系統以及社會保障系統,因而家境貧寒的學生也不用擔心上不起學,只要你足夠優秀。」

  悉尼大學校長蓋文·布朗教授表示,學生的培養成本因專業不同而大相逕庭,一般來說,本國學生所支付的學費相當於培養成本的1/3,比如一個文科學生一年學費大概就是2000多美元,這對於澳大利亞的家庭來說還是比較低的。

   1991-1995年:學生打工熱潮

  曉暉(太原某機關公務員)

  學雜費:200元/學年生活費:100-300元/月

  記憶最深刻的消費:剛到北京時吃的一頓麥當勞

  大學四年的消費在很多時候不會是太過艱難的計算,因為多數人只需要用簡單的乘法。但是如果你的大學四年同時經歷了1992年的南巡講話、1993年的工資制度改革、1994年的物價高漲……那麼就像曉暉對10多年前大學生涯的回憶一樣,「四年的消費是一份不斷變化的賬單。」

  對於1991年進入北京商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的曉暉來說,最慶幸的莫過於每學年200元的學費:「從我們下一屆開始學費就增加到了每年600元,到1993年就是800元。」而他的日常消費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儘管和學費一樣,他的消費項目沒有什麼改變,但是賬本上的數字是越來越大,「過完四年回頭一看,原來一個月的生活費100元就夠了,到畢業前就要300元,不過還不如以前100元活得舒服!」

  「剛到北京的時候,家在北京的姑姑帶我去麥當勞吃了一頓飯,花了30塊錢,那一頓就快頂我一個月的飯錢了,當時感覺還是挺心疼的。」

  講起變化,曉暉說其實吃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是到畢業前,連大食堂裡一個肉菜都要3塊錢了,一頓飯一個人10塊也算不了什麼。」而在曉暉入學第一年,食堂肉菜基本是5毛錢、素菜則兩三毛錢,「當時一天的伙食費在一塊五左右,一個月下來就是50塊錢───這就是花錢的大頭了。」

  除了吃飯,曉暉大學時的其他花費並不算多。「當然,這也和當時學校的管理方法有很大關係。」 據曉暉介紹,當時學校並沒有實行學分制,每天的課程安排得很緊,讓他的課餘時間相當有限。「基本上除了週末看電影、逛逛北京的景點以及平常踢球、打球,就沒有其他花錢的事情了。加上買衣服,基本上其他開銷和飯錢是各佔一半。」

  當然,其他的開銷也和吃一樣,不是一成不變。最初的一年,一個月吃50、其他開銷50對曉暉來說就夠了,加上學校每個月23塊錢的伙食補助,連學費一年的總共花銷不到1000元。最後一年,則變成了吃200,花100,儘管補助依舊,總共花銷就要2500多元了。

  儘管對大學生涯的記憶還算清晰,但是對於總花費曉暉卻不能確切地計算。「第一年和最後一年還好計算,但是很多漲價啊、變化啊,都是逐漸改變的,所以中間兩年的花費並不是太好計算。」而他難以計算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當時漸漸興起的學生打工熱潮, 「我在1993年做過一個學期的家教,一週兩節課,一節課兩小時,一個月80元錢。在那個學期,我就省了將近一半的花費。而其他時候,也會做一些散發傳單的零活。」

  「如果非要計算,除去學校補助和打工掙的錢,四年從家裡拿的錢大概在6000元左右。」曉暉說他在學校的花費屬於中等偏上,但是對於他們這一代的大學生來說,另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消費差距的日益增大。「我剛來學校的時候,學生們基本上沒有什麼高檔消費,而到畢業的時候,差的同學還是幾十塊錢,而我們班已經有了第一個買手機的同學,那個同學是憑藉自己掙的錢買的手機,花了1萬多塊錢。」

  「其實差距的出現就像當時的社會,是做導彈還是賣雞蛋讓我們這一批人感到迷茫。老教師依舊在講1980年代的經濟課本,年輕教師已經把威廉亚洲官网 的西方理論灌輸。有的同學直到畢業還在等分配,有的卻早就開始自己的事業。」曉暉說。(本報記者郭瑞坤)

  鏈接五:貧困生可申請資助金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今年3月成立,基金會的成立宗旨是通過向海內外廣泛募集資金,從而支持我國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基金會是由教育部、財政部支持發起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由教育部主管。目前,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已收到首批捐款2億元人民幣。

  該基金會資助的對象,包括內地大中小學貧困學生,在內地學習、進修的港澳臺地區家庭困難生。資助標準為:小學生每人每學年600元;初中生每學年 800元;高中生每學年1200元;大學生每學年6000元。沒有接受過其他教育資助的貧困學生可書面申請該基金。申請成功後,資助款項將直接送到享受資助的學生本人手中,享受資助的學生名單,按學年向社會公布。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還表示,將定期組織對受資助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查。如果受資助學生出現個人生活鋪張浪費,或違反校規受到處分等情形,將停止資助。

   1996-2000年:並軌與夜市

  範冬虹(上海某電視臺)學費:2000元/學年住宿費:780元/四學年生活費:300元/月

  記憶最深刻的消費:逛夜市買零食和衣服

  一聽到「消費」問題,我腦子裡不知咋的就忽地跑出來我們幾個女生逛夜市的樣子。那時的夏天,從學校北門出來沿外街逛到南門再回去,是不上自休、又不看電影的晚上,最好的休閑項目。

  我想96級的女大學生對「夜市」的熟悉程度肯定都遠遠超過「並軌」,雖然這是同樣影響我們消費的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彙。唉,不過我到現在也沒有弄清楚,是什麼軌道和什麼軌道並在了一起,只是知道我們是要花錢上學的人了,而且很「榮幸」的是第一批。我記得一年的學費是2000元,住宿費還沒來得及漲,四年一共收了780元。1996年秋天的某一日,我帶著生平隨身攜帶過數量最大的一筆現金去報到。接新生的師姐還說,你們來了,學校什麼都漲價了,連洗澡也由5角變成一塊了。我納悶,難道澡堂也並軌了不成。

  我的大學生活屬於非常傳統且簡樸的一類,在花費上介於滿足生存和享受生活之間的普通水平。家裡給交了學費和報銷所有書費外,每個月還給我三百元生活費,加上自己拚命讀書弄點獎學金(每學期400元到800元不等),還有不時得來的百十塊錢的稿費,小日子過得也還舒服,有時候還有節余可以存下來出去旅遊呢。

  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好在我是女生,那時一天五六塊錢可以吃得挺好。而且,我們樸素的大學生活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花銷,算起來,逛這種擺滿20元一雙涼鞋、18元一件T恤和以五角、一元來計價的各種小吃的夜市,都算是花費比較多的夜生活了。別的不說,就光是在夜市上吃,女生的口袋就關不住了,那些烤羊肉串呀,涮牛肚呀,夾肉餅呀,冰淇淋冰棒呀,真是一塊復一塊,一塊無窮多,最後帶出來的那幾十塊就變成十幾塊回去了。那時候夏天走到哪兒都放著任賢奇的《心太軟》,我就感慨自己因為心太軟,嘴太饞,花掉了飯費的一倍又一倍……

  所以我的經驗是晚上看電影是最省錢的,因為只要三元錢可以看兩場。而上自習呢,會帶零食,為了買零食去一次超市也要花上幾元吧。最貴的就是逛夜市,吃了買了,回來的路上還有可能拐去淵智園裡那個防空洞改造的小書店租一本書來看,女生有時候真是不懂得該在哪節省,覺著前面錢花多了,於是三角錢租一天的書,一定要全宿舍六個人轉圈看完再還,熬夜也要看完,「熊貓眼」算什麼,不能對不起這三角租金呀。

  攢了一年的錢,總要找個機會出去玩,學生出門也很節省,當年我從山西去杭州真是「坐」火車去的,江南三城旅遊7天,吃住行帶沖洗相片一共才花了700元,還在路上賺了一個我日後的老公,呵呵。

  說真的,和現在的大學生手機、電腦、CD、數碼、名牌衣服的生活比起來,我們那時還真談不上 「消費」這個詞,就是生活過得去吧。去年給上大學的表妹買了一個錢夾做禮物,她說放卡的位置太少了,感慨呀,才五年多的時光,這會兒的大學生就銀行卡、信用卡、各種打折卡、各色會員卡一摞摞地揣著了。我和她說我那會就是一張飯卡走天下,可以打飯可以可當書籤尺子經過訓練還可以開那種關不嚴的撞鎖。妹妹抱著她厚厚一摞卡,反倒羨慕起我來:「姐,你那可是高級東東,‘一卡通’呀!」(範冬虹)

  鏈接六:大學必須有綠色通道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今年秋季開學時,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必須開闢「綠色通道」,以確保新考入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貧困家庭學生順利入學。

  這位負責人說,從近幾年的實踐看,「綠色通道」制度以及其他各項資助政策和措施,對保證考入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貧困家庭學生順利入學並完成學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有少數地方和高校,由於宣傳、落實得不夠深入,導致一些新生因為不能及時得到相關信息而影響入學。

  為此,教育部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部直屬高校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切實做好2006年高校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工作,任何高等學校不得因新生家庭貧困而拒絕其入學。

  通知強調,在今年的招生錄取工作中,公辦高校在發放錄取通知書時,必須同時寄送《國家助學貸款指南》等資助政策有關材料,詳細介紹學校的各項資助政策,特別是「綠色通道」和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確保新生及家長及時、準確地瞭解各校有關政策和措施,努力消除新生及家長的後顧之憂。

   2002-2006年:手機與飯局

  王繼俠(現準備讀研)

  學費:3380元/學年住宿費:1200元/學年生活費:500-1000元/月

  記憶最深刻的消費:每月的手機費

手機成了現在大學生的必需品



  這個題目姐姐說有那麼點無厘頭,可寫這個稿子的時候,卻是嚴格遵循著我的邏輯順序,提到「大學費用」時,大腦給我的鏡像反應便是手機、工作與飯局。

  世界上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我們無法得知,但我卻是先有手機卡才有手機。大學的第一學期,師兄給了我一張他退休的手機卡。我初步進入了信息時代。為了人盡其能,物盡其用,死皮賴臉地把父親的手機據為己有,於是我成為了第一批M-ZONE人。大學第一年,每月生活費被父親控制在500元左右。月初,移動扣除費用時,卻不得不忍痛割掉50元銀子。進入大四,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工作考研兩不誤,手機費用一度攀升至每月100元,今年三、四兩月考研調劑的日子中,曾經創下月使用費253元的高峰,這與我的伙食費用幾乎相等。「信息時代」,這樣一個時髦詞,其內在含義就是在這個時代,信息甚至比我們吃飯還要重要。

  同學間流傳著一句互相警醒的名言:碩士生像豬,本科生像狗。這句話雖然有點損,卻真實揭示了莘莘學子的生存狀態。碩士自然不用愁工作,當然可以像豬一樣優哉游哉的生活。本科生卻需要為工作奮鬥,在學校,是最低級學生,得看老師臉色,找工作,得看領導臉色。為了能夠順利工作,只能實其內而虛其外。手機費自然不敢省掉,24小時開機;行頭也不敢馬虎,不至於名牌,但也不敢讓自己土眉土眼;至於面試,用人單位似乎在考驗我們的反應速度,經常還有一兩小時才通知你去面試,打車費用自然必不可少了。

  電視劇《姐妹》中,那個什麼總對小喬說:人際關係是第一生產力。這也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創新。大學期間,過節有會餐,畢業有聚餐。在不過節也不畢業的日子裡,還是會有人想方設法地請你吃飯,你也總會想方設法地請別人吃飯。酒肉朋友,許多人成為朋友就是從酒和肉開始的。為了日後能夠將這種人際關係轉化為生產力,你沒辦法拒絕別人,也沒有辦法不請別人。即使只在山大附近的小飯店,多則百八十,少則三四十。每月有那麼兩三次,荷包就日漸羞澀了。但寧願別人認為我是窮光蛋,也不能讓人覺得我是小氣鬼。逢年過節再給關係好的老師提點菸酒,那就度日如年了。

  父親並不是大款,每年負擔我3380元學費,1200元住宿費之後,還不得不接著負擔我的生活費用,不知道是時代膨脹了人的慾望,還是我本「奢侈」。大一時,生活費基本控制在500元/月以內,姐姐偶爾會給我100-200元的機動費用。大二大三大四逐年遞增,最後差不多1000元/月。考研調劑的日子中,創下了月3000元的記錄。在「消費賬目」中,大部分都是為了與同學朋友聯繫,或者是加固人際關係,真正為了生存的消費則只佔很少的一部分。

  也許這就是所說的「社會化」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