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比美元和黃金更讓人喜歡的硬通貨。它比黃金輕便高貴,比美元穩定,更妙的是,它讓機場的安檢設備無能為力。
它只是一種石頭——天生由單一碳元素結晶而成,但大自然給了它獨特的平衡,它堅硬而完美,讓人瘋狂。
「走私鑽石入境就是這麼容易。」在易明(化名)這個四十多歲、留著平頭的珠寶商眼裡,這種讓人瘋狂的石頭生來遊歷全球——黑色的非洲佔有全球約80%的產量,過去幾百年間,從芊芊玉手到燦爛皇冠,它的追逐者遍佈全球。
而中國人越來越喜歡它。不過,中國鑽石產量只佔全球總量0.14%,易明估計,中國市場至少有80%左右的進口鑽石都是走私而來。這些鑽石被稱為「灰色鑽石」,它們越過了高達17%的法定關稅——一道高懸的閘門,悄然進入金碧輝煌的珠寶行櫃臺。
如今,閘門被打開——這好比大禹治水在「堵」與「疏」的兩難間最終選擇了後者。從7月1日開始,通過上海鑽石交易所進入國內市場的毛坯鑽石和成品鑽石,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由17%分別降為0和4%.人們期待石頭不再如此瘋狂——稅率下調會使走私減少、鑽石價格下降。
但「這種看法並不準確」。易明說,不能把國內的鑽石市場和國際鑽石貿易平臺割裂開來。在戴比爾斯這個鑽石帝國壟斷者控制的「DTC(國際鑽石商貿公司)-看貨商-加工零售商」全球產業鏈條上,中國企業處於最末端,他們沒有定價的權利。在鑽石零售利潤越來越小的未來,易明們要鬥爭的對象,除了灰色鑽石,還有那些在上游高昂著頭顱的壟斷者。
繞過17%的利益鏈條
易明算是珠寶行業的先行者——從1982年開始,他就在上海做起了黃金珠寶生意,而那個時候,不多的鑽石多是的歷史遺物。
1990年代初,上海灘的商人們陸續嗅到鑽石的誘人利潤——而這個利潤,他們說,不止來自強勁增長的國內需求,更來自17%的進口關稅。
國際鑽石行業有一條公認的準則:只要鑽石進口環節稅賦超過5%——這是一般場外交易(非正規渠道進口)的成本,走私者就有了利潤空間。
而同時中國每年原石產量只有10萬克拉,國內鑽石加工業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賴進口毛鑽(直接從礦裡挖出來的毛坯鑽);加之成品裸鑽(經過切割打磨後的鑽石)加工業也不發達,鑽飾銷售商同樣高度依賴進口市場。而大部分走私品正是毛鑽和裸鑽。
走私鑽石的銷售,集中在華東與華南的發達地區,而「那時候的貨源,基本來自南方」。
這是有關一夜暴富的傳說——因為靠近鑽石貿易集中的香港,一些專業的鑽石走私者以旅遊的方式出境,回程時在行李中夾帶入關。而在鑽石的集中產地非洲,一些中國民營企業老闆將盈利換成鑽石從機場帶回來,然後直接去找那些中小首飾加工廠獲取暴利。
走私者從來不缺少客戶——中小型的鑽石進口商和加工商會交待好需要的鑽石重量、淨度和切工等等細節,讓走私者按需供貨。
易明的生意很簡單——從各種渠道買來裸鑽進行再加工做成首飾,放在自己的店裡賣。這個毛利大約在10%-20%.
這是一個混亂的市場——2000年之前的十年,國內沒有一個法定的政府部門規範和管理鑽石交易。易明說,那時候99%的鑽石都是灰色交易。
2000年是一個轉折點——一個名叫艾森伯格的猶太商人和中國珠寶進出口公司以及上海陸家嘴有限公司商量,想在上海建立一個鑽石交易機構。而這個設想,最終促成了中國鑽石行業官方的交易和管理部門上海鑽石交易所的成立。
也就是從2000年開始,易明的鑽石生意步入正軌,與他相似的國有和大型的民營珠寶公司開始通過上海鑽交所進口鑽石,但高額的稅率讓他們的利潤空間反不如前。
當年進口毛坯鑽石和成品鑽石的關稅分別為3%和9%,消費稅徵收10%,進口環節增值稅為17%,「累計起來要37%左右。」
「而走私鑽石的成本大約在4%-6%.」上海鑽石協會會長潘斌說,雖然2001年通過鑽交所進入國內市場的鑽石免征關稅,消費稅減半徵收(由10%降至5%),灰色交易並沒有減少,依然有大量的中小企業通過灰色鑽石生存。
95%的灰色鑽石
在上海灘,易明的公司年銷售額一億多元,是民營珠寶公司中的領先者。但他總是偏守上海一隅,並沒有開拓疆土、進軍其他城市的想法。
長三角地區是中國鑽石消費的集中地,也是走私鑽石氾濫的沃土。「在一些二線城市,我們這些正規軍沒法跟當地珠寶商競爭。」易明說。
一些中小珠寶商,通過當地的百貨商場櫃臺,將漂去「灰色」的鑽石銷售出去。潘斌說,走私鑽石4%-6%的成本主要是買增值稅發票的成本。因為增值稅發票的管理仍不能跨區域聯網,走私售私者總能找到辦法虛開增值稅發票。
此外,售私者的利潤空間還來源於逃避5%的消費稅。在很多城市,百貨商場出售的鑽石首飾只開收據,並沒有發票。
互相比照,走私者成本4%-6%,通過上海鑽交所正規進口鑽石的成本是17%+5%,「這就很容易解釋灰色交易為什麼會屢禁不止。」易明說。
根據上海鑽交所的統計,2005年中國實際進口鑽石近20億美元,但通過上海鑽石交易所以一般貿易進口的鑽石僅有1.16億美元——這意味著,95%是灰色鑽石。
「新的鑽石進口稅率政策將對行業規範起到重要作用。」潘斌說,很多原先走非正規渠道進口鑽石的灰色交易者會因此走上正途,因為當走私和正規進口的成本相差無幾時,走私者會考慮巨大的風險成本。
「但灰色交易並不會因此而停止。」在易明看來,躲避5%的消費稅仍然是走私者的利潤空間,「對於他們而言,增值稅降或不降,走私成本是固定的。」
而政府部門打擊鑽石走私的花銷巨大,跨部門聯合的難度很高,最終的收效卻不成正比。同時,政府對鑽石走私者的懲罰也並不嚴厲,在一些二線城市尤其如此。
上游的強者
「鑽石與黃金不同,不會出現價格的劇烈波動,總體走勢是一直向上的。」潘斌說,近三年來,全球毛鑽的價格上漲了30%.而毛鑽價格的上升直接與上游的鑽石「帝國」壟斷者——戴比爾斯(De Beers)有關。
這個成立於1888年的全球最大鑽石開採和銷售企業,曾經一度控制著全球90%的鑽坯市場,目前也至少掌控了60%的份額。不僅如此,總裁尼基在上任之後的2000年,將存在了一百多年的戴比爾斯中央銷售組織(CSO)更名為國際鑽石商貿公司(DTC)。
以次為基礎,輔之以看貨商制度——只有戴比爾斯看中的商家才能直接進口他們的毛鑽,戴比爾斯緊緊的控制住了「DTC-看貨商-加工零售商」構成的全球鑽石貿易鏈條。
戴比爾斯對於看貨商要求有三:財力、技術打磨能力、銷售網路。針對不同客戶,歐洲,亞洲,美洲,供應鑽石成色淨度都有所不同。
戴比爾斯的看貨商最多時有300多家,而近年啟動的「最佳供應商策略」將DTC的全球看貨商減少到80個左右——他們是那些擁有更雄厚財力和更廣闊銷售渠道的公司。
「只有這些看貨商才能從DTC直接買到毛鑽,進行切割打磨。」潘斌回憶說,早在1993年,中國珠寶首飾進出口公司上海經營部曾經擁有看貨商的資格。但由於技術手段和銷售網路的原因,中國企業的這個唯一資格也失去了。
中國的珠寶首飾企業需要從看貨商那裡買毛鑽,易明的鑽飾公司正是從歐陸之星(Eurostar)進貨,而後者正是DTC的看貨商之一。
有很多DTC的看貨商在中國內地擁有獨資或合資的加工工廠,將毛坯鑽石切割打磨成裸鑽返銷海外。中國廉價的勞動力為這些看貨商創造了利潤。
在這樣的上游壟斷情形下,走私到中國內地的鑽石來源複雜,易明說,「有很多灰色鑽石來源於DTC的看貨商,只是沒有通過上海鑽交所進口罷了。」
而另外一些走私鑽石,可能來自非洲那些同時擁有鑽礦、貧窮和戰爭的國家。獅子山是世界倒數第三的貧窮國家,一些叛軍組織佔據著國內蘊藏鑽礦最豐富的幾個內陸省份,他們一旦找到鑽礦就派重兵駐守秘密挖掘,而走私鑽石的錢用來購買武器和繼續開礦。
這些「血鑽」的故事被好萊塢的編劇們發掘出來,一部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電影《The Blood Diamond》即將於2007年上映。
「絕對的壟斷者」戴比爾斯一直在購買任何市場上可以買得到的鑽坯,收購鑽礦以進行戰略儲備,強有力的控制著全球鑽石價格。
「近年來的毛鑽價格上漲30%,都在戴比爾斯的掌控之中。」潘斌分析說,毛鑽價格的上漲在零售環節會有滯後效應,所以,「中國稅率的調整並不會使國內鑽石價格下跌,這與國際鑽石價格的總體走勢是不相符的。」
来源:
它只是一種石頭——天生由單一碳元素結晶而成,但大自然給了它獨特的平衡,它堅硬而完美,讓人瘋狂。
「走私鑽石入境就是這麼容易。」在易明(化名)這個四十多歲、留著平頭的珠寶商眼裡,這種讓人瘋狂的石頭生來遊歷全球——黑色的非洲佔有全球約80%的產量,過去幾百年間,從芊芊玉手到燦爛皇冠,它的追逐者遍佈全球。
而中國人越來越喜歡它。不過,中國鑽石產量只佔全球總量0.14%,易明估計,中國市場至少有80%左右的進口鑽石都是走私而來。這些鑽石被稱為「灰色鑽石」,它們越過了高達17%的法定關稅——一道高懸的閘門,悄然進入金碧輝煌的珠寶行櫃臺。
如今,閘門被打開——這好比大禹治水在「堵」與「疏」的兩難間最終選擇了後者。從7月1日開始,通過上海鑽石交易所進入國內市場的毛坯鑽石和成品鑽石,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由17%分別降為0和4%.人們期待石頭不再如此瘋狂——稅率下調會使走私減少、鑽石價格下降。
但「這種看法並不準確」。易明說,不能把國內的鑽石市場和國際鑽石貿易平臺割裂開來。在戴比爾斯這個鑽石帝國壟斷者控制的「DTC(國際鑽石商貿公司)-看貨商-加工零售商」全球產業鏈條上,中國企業處於最末端,他們沒有定價的權利。在鑽石零售利潤越來越小的未來,易明們要鬥爭的對象,除了灰色鑽石,還有那些在上游高昂著頭顱的壟斷者。
繞過17%的利益鏈條
易明算是珠寶行業的先行者——從1982年開始,他就在上海做起了黃金珠寶生意,而那個時候,不多的鑽石多是的歷史遺物。
1990年代初,上海灘的商人們陸續嗅到鑽石的誘人利潤——而這個利潤,他們說,不止來自強勁增長的國內需求,更來自17%的進口關稅。
國際鑽石行業有一條公認的準則:只要鑽石進口環節稅賦超過5%——這是一般場外交易(非正規渠道進口)的成本,走私者就有了利潤空間。
而同時中國每年原石產量只有10萬克拉,國內鑽石加工業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賴進口毛鑽(直接從礦裡挖出來的毛坯鑽);加之成品裸鑽(經過切割打磨後的鑽石)加工業也不發達,鑽飾銷售商同樣高度依賴進口市場。而大部分走私品正是毛鑽和裸鑽。
走私鑽石的銷售,集中在華東與華南的發達地區,而「那時候的貨源,基本來自南方」。
這是有關一夜暴富的傳說——因為靠近鑽石貿易集中的香港,一些專業的鑽石走私者以旅遊的方式出境,回程時在行李中夾帶入關。而在鑽石的集中產地非洲,一些中國民營企業老闆將盈利換成鑽石從機場帶回來,然後直接去找那些中小首飾加工廠獲取暴利。
走私者從來不缺少客戶——中小型的鑽石進口商和加工商會交待好需要的鑽石重量、淨度和切工等等細節,讓走私者按需供貨。
易明的生意很簡單——從各種渠道買來裸鑽進行再加工做成首飾,放在自己的店裡賣。這個毛利大約在10%-20%.
這是一個混亂的市場——2000年之前的十年,國內沒有一個法定的政府部門規範和管理鑽石交易。易明說,那時候99%的鑽石都是灰色交易。
2000年是一個轉折點——一個名叫艾森伯格的猶太商人和中國珠寶進出口公司以及上海陸家嘴有限公司商量,想在上海建立一個鑽石交易機構。而這個設想,最終促成了中國鑽石行業官方的交易和管理部門上海鑽石交易所的成立。
也就是從2000年開始,易明的鑽石生意步入正軌,與他相似的國有和大型的民營珠寶公司開始通過上海鑽交所進口鑽石,但高額的稅率讓他們的利潤空間反不如前。
當年進口毛坯鑽石和成品鑽石的關稅分別為3%和9%,消費稅徵收10%,進口環節增值稅為17%,「累計起來要37%左右。」
「而走私鑽石的成本大約在4%-6%.」上海鑽石協會會長潘斌說,雖然2001年通過鑽交所進入國內市場的鑽石免征關稅,消費稅減半徵收(由10%降至5%),灰色交易並沒有減少,依然有大量的中小企業通過灰色鑽石生存。
95%的灰色鑽石
在上海灘,易明的公司年銷售額一億多元,是民營珠寶公司中的領先者。但他總是偏守上海一隅,並沒有開拓疆土、進軍其他城市的想法。
長三角地區是中國鑽石消費的集中地,也是走私鑽石氾濫的沃土。「在一些二線城市,我們這些正規軍沒法跟當地珠寶商競爭。」易明說。
一些中小珠寶商,通過當地的百貨商場櫃臺,將漂去「灰色」的鑽石銷售出去。潘斌說,走私鑽石4%-6%的成本主要是買增值稅發票的成本。因為增值稅發票的管理仍不能跨區域聯網,走私售私者總能找到辦法虛開增值稅發票。
此外,售私者的利潤空間還來源於逃避5%的消費稅。在很多城市,百貨商場出售的鑽石首飾只開收據,並沒有發票。
互相比照,走私者成本4%-6%,通過上海鑽交所正規進口鑽石的成本是17%+5%,「這就很容易解釋灰色交易為什麼會屢禁不止。」易明說。
根據上海鑽交所的統計,2005年中國實際進口鑽石近20億美元,但通過上海鑽石交易所以一般貿易進口的鑽石僅有1.16億美元——這意味著,95%是灰色鑽石。
「新的鑽石進口稅率政策將對行業規範起到重要作用。」潘斌說,很多原先走非正規渠道進口鑽石的灰色交易者會因此走上正途,因為當走私和正規進口的成本相差無幾時,走私者會考慮巨大的風險成本。
「但灰色交易並不會因此而停止。」在易明看來,躲避5%的消費稅仍然是走私者的利潤空間,「對於他們而言,增值稅降或不降,走私成本是固定的。」
而政府部門打擊鑽石走私的花銷巨大,跨部門聯合的難度很高,最終的收效卻不成正比。同時,政府對鑽石走私者的懲罰也並不嚴厲,在一些二線城市尤其如此。
上游的強者
「鑽石與黃金不同,不會出現價格的劇烈波動,總體走勢是一直向上的。」潘斌說,近三年來,全球毛鑽的價格上漲了30%.而毛鑽價格的上升直接與上游的鑽石「帝國」壟斷者——戴比爾斯(De Beers)有關。
這個成立於1888年的全球最大鑽石開採和銷售企業,曾經一度控制著全球90%的鑽坯市場,目前也至少掌控了60%的份額。不僅如此,總裁尼基在上任之後的2000年,將存在了一百多年的戴比爾斯中央銷售組織(CSO)更名為國際鑽石商貿公司(DTC)。
以次為基礎,輔之以看貨商制度——只有戴比爾斯看中的商家才能直接進口他們的毛鑽,戴比爾斯緊緊的控制住了「DTC-看貨商-加工零售商」構成的全球鑽石貿易鏈條。
戴比爾斯對於看貨商要求有三:財力、技術打磨能力、銷售網路。針對不同客戶,歐洲,亞洲,美洲,供應鑽石成色淨度都有所不同。
戴比爾斯的看貨商最多時有300多家,而近年啟動的「最佳供應商策略」將DTC的全球看貨商減少到80個左右——他們是那些擁有更雄厚財力和更廣闊銷售渠道的公司。
「只有這些看貨商才能從DTC直接買到毛鑽,進行切割打磨。」潘斌回憶說,早在1993年,中國珠寶首飾進出口公司上海經營部曾經擁有看貨商的資格。但由於技術手段和銷售網路的原因,中國企業的這個唯一資格也失去了。
中國的珠寶首飾企業需要從看貨商那裡買毛鑽,易明的鑽飾公司正是從歐陸之星(Eurostar)進貨,而後者正是DTC的看貨商之一。
有很多DTC的看貨商在中國內地擁有獨資或合資的加工工廠,將毛坯鑽石切割打磨成裸鑽返銷海外。中國廉價的勞動力為這些看貨商創造了利潤。
在這樣的上游壟斷情形下,走私到中國內地的鑽石來源複雜,易明說,「有很多灰色鑽石來源於DTC的看貨商,只是沒有通過上海鑽交所進口罷了。」
而另外一些走私鑽石,可能來自非洲那些同時擁有鑽礦、貧窮和戰爭的國家。獅子山是世界倒數第三的貧窮國家,一些叛軍組織佔據著國內蘊藏鑽礦最豐富的幾個內陸省份,他們一旦找到鑽礦就派重兵駐守秘密挖掘,而走私鑽石的錢用來購買武器和繼續開礦。
這些「血鑽」的故事被好萊塢的編劇們發掘出來,一部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電影《The Blood Diamond》即將於2007年上映。
「絕對的壟斷者」戴比爾斯一直在購買任何市場上可以買得到的鑽坯,收購鑽礦以進行戰略儲備,強有力的控制著全球鑽石價格。
「近年來的毛鑽價格上漲30%,都在戴比爾斯的掌控之中。」潘斌分析說,毛鑽價格的上漲在零售環節會有滯後效應,所以,「中國稅率的調整並不會使國內鑽石價格下跌,這與國際鑽石價格的總體走勢是不相符的。」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大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