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私房菜」館受虐

中國人有在家請客的傳統,因為那曾經是非常重要的交際手段。在那個時代,無論是喜宴,還是孩子滿月,無論是職位升遷,還是老人過世,都免不了在家裡辦上幾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中國人愛上了下館子上飯店。愛上了下館子上飯店的中國人,終究忘不了對私房菜的熱愛。

「私房菜」的來歷-- 講故事大賽

這幾年,在中國的各個大城市裡,私房菜都大行其道

隨著私房菜的盛行,私房菜的來歷,逐漸演變成一場講故事大賽。

每個經營成功的私房菜,都有一個攝人心魄的故事。請客的人,在菜餚上桌之前,總會以這家餐館非比尋常的歷史,作為談資。他會繪聲繪色地告訴你,這個食譜是前清某太監從宮裡帶出來的,是真正的御膳根底;或者,這家餐館的主人,承了當年四大名旦家廚的衣缽……這樣一來,吃飯就不僅僅是吃飯,它還是吃掌故,吃文化,吃歷史。

往往故事越離奇越神秘,私房菜館就越是門庭若市。

所以,重要的已經不在於菜做得好吃與否了,而在於走近那個故事所要經歷的艱險和困難。因為每個私房菜餐館,都是以低調、昂貴和供不應求為標榜- -在食客的眼裡,那些四處懸掛廣告牌,急吼吼招攬客人的,是不入流的。真正的私房菜,應當偏安小巷,曲逕通幽,一副大隱隱於世的摸樣。惟這樣的格調,這樣的「範兒」,才更令熱衷此道者痴迷。

以施虐為出發點

我恰巧有這麼一位朋友,兼具熱愛文化和不畏艱險的雙重美德。

他聽說北京某地有一館子,為一來歷神秘的單身老頭兒所開設,立刻兩眼放光,邀我同去。坊間流傳,那家售賣的,是某大軍閥的家宴,老頭兒雖說手藝高超,卻脾氣古怪,每天只做兩桌,店裡不安電話,也不接受預定,能不能吃到,是要看緣分的。

由於車子開不進去,朋友和我深一腳淺一腳在小巷裡跋涉,七拐八饒,終於到得那宅門。拍射門環,不多時走出一個豹頭環眼的小夥子。我們戰戰兢兢地問: 「今天開飯嗎?」

「師傅今兒不舒服,不開飯了。」小夥子答畢,黑漆漆大門咣當合上。即使這樣,我的那位朋友仍然覺得不虛此行,或許他還會認為,那個夜晚過得格外有品位。

還有一次,我去吃一個臺灣富豪的私家菜。端上來的牛肉倒是好吃,但接下來幾乎全是帶有花瓣露珠的甜品冰激林。那位富人,我倒是經常在報紙上看到的,一臉的德高望重。我很難想像,他在自己家裡,一面吃牛肉,一面流連於被乾冰帶來的霧氣所環繞的姿態妖嬈的甜點,口味如同一個做作的女子。

所以照我看來,傳說中的私房菜,不過是以施虐為出發點。你想要吃,對不起,先得問問人家今天有沒有心情給你做。在店家面前,客人沒有了自尊,膽戰心驚,如履薄冰。能順利抵達,已經是一種幸運。但光憑這幸運還不夠,還需要另外一種機緣巧合的幸運--千辛萬苦地找到,如果人家說一句沒心情做,你也只能認命。當然,除了幸運,你還應具備充盈的荷包--神秘、稀缺、高貴的私房菜,必定是昂貴的。

我在想,在艱苦跋涉之後,在天價菜單面前,你還有精力意識到這菜其實並不怎麼樣嗎?或許,和家裡人帶著誠意燒出來的菜相比,它的味道根本好不到哪裡去。

本文留言

作者俞悅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