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學生相親:預支感情透支未來

 2006-06-18 06:2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編前:

如今,不少大學生正在外力的推動下,品嚐一道愛情快餐——相親。

這項傳統的戀愛方式在他們的演繹下,出現了形形色色的版本:有渴望嫁入豪門,規避就業風險的;有為了留在父母身邊,無奈之下委曲求全的;也有因為經濟原因,迫切希望有個依靠的……或許,還有更多版本已經或正在形成。

我們無意去評價這種行為,只是呈現幾個真實的故事,給那些正在相親,卻心生迷惑的大學生一些啟示。

與功利捆綁在一起的愛情

悅兒本週末還要從學校回老家相親——當很多大學生還在朦朦朧朧談戀愛的時候,她已經被父母安排相親N次了。

悅兒就讀於河北某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今年大四。大三暑假的時候,在爸爸、媽媽、哥哥、嫂嫂、小侄女一家人的陪同下,悅兒去見了第一個相親對象。這個男孩比悅兒學歷低,是個大專生,學計算機。

男孩是由媽媽陪著來的。他看上去挺斯文,白襯衫,筆直的西褲,戴著眼鏡,表面上挺平靜的,但耳朵卻燒得通紅。

「他媽媽上下打量我,那眼神看得人後背冷颼颼的,我握著水杯的手都發抖了。」悅兒談起當時的情景仍然有點兒緊張。

一番介紹之後,悅兒和男孩被安排到另一個房間聊天。悅兒聽父母介紹過他的情況:家裡有個塑料泡沫廠,是當地最大的傢俱城的股東,男孩畢業後一直幫父母打理生意,經濟實力不錯。「看他們開著的那輛寶馬,我也能猜個大概了。」講到這裡,悅兒突然笑了。

悅兒家開著一個小型的加工廠,家庭條件也算不錯,但父母希望她能嫁一個殷實的人家。「他們覺得嫁給這樣的人,不僅畢業時不用費力找工作,而且今後衣食無憂。」

「那你自己怎樣看呢?」我問。

「我很快就要畢業了,這樣的生活真是夢寐以求啊!不為找工作和生活發愁,能安心在家做少奶奶。」

「少奶奶?」

「是啊!」悅兒看了我一眼,「我周圍很多女生也都這麼想的。就像嫁大款,很多女生都想,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罷了。」

實際上,悅兒在學校有過一個男友,男孩對她非常好,兩人還幻想過將來能踏入結婚的殿堂。但悅兒父母堅決不同意他們在一起,如果悅兒非要跟他好,父母寧願跟她斷絕關係。男孩的父母都是工薪階層,收入不高。父母說,畢業後男孩自己的工作還是未知數,別說幫著悅兒了。

起初,悅兒很反對父母的「功利」做法,但經歷了一番辛苦的考公務員、應聘之後,她的想法沒這麼簡單了,特別是經過實習,見識了紛繁的外部世界後,想法慢慢變了:「物質也是很重要的。沒有物質支撐的愛情怎麼能長久?」

和「校園男友」分手時,男孩問悅兒:「如果我們家很富有,你是不是會和我在一起?」悅兒含糊其辭。因為這個問題,她也在不斷問自己。

現在的悅兒也很認同「相親」了。也許是心裏有這個「底」,相比較同宿舍那些只能自己打拼的女生而言,她的壓力要小得多。她說:「目前就業形勢不佳,我們又不是名牌大學畢業,又是女生,一點兒優勢也沒有……」

「我的歸宿應該是相親的某個人吧,所以即使我突然對誰一見鍾情,也不會再輕率投入感情了。沒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也不想讓『那個人』受傷。」

悅兒口中的「那個人」,已經由於種種原因更換了好幾輪,但她已不怎麼在乎,索性由著父母。本週要見的人是媽媽託人介紹的。這個男生也是今年畢業,家庭背景很好,父親是當地某銀行支行的行長。如果能成,悅兒的工作有可能就解決了。

校園情侶忙著各自相親

如果說,悅兒對自己的未來安之若素的話,她的同學欣蕾和唐輝的愛情則陷入無邊的困惑。

「或許從開始那一分鐘起,我們就進入了倒計時。我們的感情只有現在,沒有未來。」唐輝談起自己目前的校園愛情,語氣裡已聽不出內心的痛楚。

在校園裡,唐輝相當活躍,性格開朗,還是舞蹈協會會長,組織策劃能力很強,也是班裡最有「女生緣」的人。欣蕾性格溫和,文靜內向。家裡經濟條件很好,從小就很聽話,尤其聽媽媽的話。

欣蕾的生活、學習,包括與人交往,都受到媽媽的悉心指點,每天穿什麼衣服,媽媽都會替她安排好。欣蕾從來不擔心書本落在家裡,因為前一天的晚上,媽媽總會為她檢查。

上大學,身在外地,欣蕾什麼事還都習慣於和媽媽商量,每天都要和媽媽通電話,如果哪天忘了打,媽媽會急得不知所措。

媽媽總是叮囑她不要交男朋友,尤其和外地男孩子不能走得太近,她希望女兒留在自己的身邊,所以帶欣蕾去見的男生都是本地的。

欣蕾知道自己和媽媽「不可分割」,因此也就沒有強烈反對媽媽給自己找對象。她現在就在媽媽從前的單位實習,希望藉此待在父母的身邊不用去遠方打拼了。

但是,畢竟身在外地,很多時候,欣蕾太需要一個能時時給予溫暖和關懷的臂膀了。當唐輝向她表白時,她既無法抗拒又不敢全情投入,她告訴唐輝自己相過親,說不定以後還會去。唐輝並沒有太當回事:他相信憑藉自己的力量能夠贏得欣蕾的心。

可事實並不像他所期望的那樣,欣蕾還是一如既往地聽從媽媽的話,回家約見相親對象。唐輝經常覺得自己的努力毫無未來。他不斷和欣蕾爭吵,可最終的結果總是欣蕾連續發出簡訊:「對不起,對不起。」但一切都不會改變。

唐輝是獨子,父母也期待他能留在身邊。愛情無望之際,他跟家裡開玩笑:「你們給我介紹個對象吧!」結果媽媽當真了,那個暑假,媽媽四處給他物色「門當戶對」的人。

內心深處,唐輝並不期待這樣的愛情,可想起欣蕾的「用情不專」,也報復般地見了幾個女孩,可過後總是覺得更受傷。

現在的他們,在外人看來很甜蜜,一起上課、自習、看電影。聖誕節的時候,唐輝還扮成聖誕老人給欣蕾送禮物。

實際上,只有他們兩人知道彼此的未來。「因為沒有結局,所以我像一個絕症患者,只能珍惜現在的每一天。」唐輝傷感地說。

談婚論嫁不能只為找個依靠

蘭蘭是一所名牌大學數學系的大三學生。她出生在西北一個偏遠的小山村,是村裡多年來惟一考上重點大學的孩子。

上大學以後,常有進城的家鄉人給她介紹對象,「某某也在城裡工作,你去見見?」「誰誰也考上大學了,你們接觸一下吧!」她總是拒絕,一來覺得沒必要,二來也不想在老鄉的小圈子裡找。

大二時,蘭蘭的助學貸款沒批下來。正發愁之時,有個親戚舊話重提,她居然一口答應見面。親戚說,那個人工作穩定,收入也不低。如果能成,訂了婚,人家可以出學費,供她上完大學。

雖然爸媽和哥嫂全力以赴供她上學,但家鄉那幾畝地裡刨出的收入極為有限。除去化肥、農藥的花費,很多人家的年收入不到4000元。就算家裡再賣上些杏干、蘋果、梨等等,也不會超過5000元。更何況,蘭蘭的哥哥結婚還欠了親戚的債呢!

蘭蘭在學校裡很節省。在宿舍,她的衣服和生活用品是最少的。其他三張桌子上都擺著電腦,而她的桌上只有檯燈。她也考慮過勤工儉學,但所在院校地處偏遠郊區,進城當家教極為不便,而且路費都要佔去一半。

蘭蘭去相親是背著父母的,她怕疼愛自己的父母傷心。

那天的陽光很好,但是依然很冷,風吹著人臉疼。一個梳著大背頭,穿著厚厚黑色羽絨服的人挑開門帘就進來了。表姐告訴蘭蘭,他就是你要見的人。

剛開始,那個男的在蘭蘭面前顯得拘束,說話的時候總是盯著桌子的一角,還不時撓頭。慢慢地,也就放開了,很自然地問蘭蘭在大學裡的生活、學習。

蘭蘭和這個人一點兒也不來電,「雖然長相、談吐都可以,但是給人一種『你需要他指導』的感覺,他比我大4歲,但是他就讓我覺得我是在跟長輩說話。」

最終,蘭蘭沒有和那個人談婚論嫁。後來,家裡人還是知道了,很反對:「再苦我們也要把你供下來!」「不能讓村裡人把我們看扁了!」

蘭蘭以後不打算相親了。「日子是要自己過的,苦了,難了也不能想著靠別人。」蘭蘭在沒有課的時候,去一個列印室幫忙,給自己掙些零用錢。

蘭蘭說,已經大三了,也快畢業了,日子馬上就會好起來了!(中國青年報/實習生 那朝霞 王立平)

  點評:相對妥協規避現實風險 過於務實埋下幸福隱患

大學生相親是「校園戀情」發展的新現象。十多年來,大學生戀愛從最初的「欲說還羞」到後來的「愛情是日常用品」,再到「相親」,表明瞭大學生戀愛易發性很高,而且越來越務實的特徵,同時也體現了大學生幸福觀的轉變。

為什麼接受過現代教育的大學生似乎樂於接受具有傳統婚姻意向的相親行為?讓我們先來看看大學生相親所具有的特徵。

相親時間基本在大學生活結束前;獨生子女居多,且以獨生女居多;基本都是由家人主張和安排,相親對象都在父母所在城市;對方的家境相對來說較好;相親大學生基本經歷了一個從反抗,到妥協,再到默認或者迷茫的階段。

當然了,也有一些大學生想找對象,在自己的圈子中又找不到合適的,就有周圍的朋友或者同學給介紹認識。這種情況嚴格意義上來講不是相親,可以叫做是「介紹戀愛」,因為他們將要面對的不是婚姻,而是一份談戀愛的可能。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他們的理由多半是: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自己一個人在外面挺辛苦的,不如回到爸媽的身邊有個照顧;父母現在還可以動用一些社會資源幫你找個好工作;給你介紹的對象家境不錯,而且還比較熟悉,可以給你的婚姻提供一個好的起點。這些理由可以讓孩子在經歷了最初的反抗以後,在感動之中不得不做出一些思考。

當然,如果孩子留在身邊,也滿足了父母對孩子的需要。在很多家庭中,當孩子長大之後,父母和孩子沒有完成心理上的分離,雙方還像一個有機體一樣,互相依附存在。這就呈現出一種現象,孩子成人後依然對父母高度依賴,獨立性較差,而父母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也理所應當進入孩子的生活,無法接受「孩子已長大成人,應該擁有自己的生活」這一現實。

這種情形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更為明顯。上述案例中,欣蕾的母親要每天和孩子通電話,接不到電話會急得不知所措,就是一個證明。有調查顯示,在獨生子女上大學的頭兩年,家庭矛盾和危機明顯增加,這是因為,孩子的缺位導致父母的感情寄託出現空白,當夫妻雙方直面感情時,原來很多因為孩子在家而掩藏起來的問題都暴露出來,於是家庭矛盾和衝突增加。

然而,孩子終歸要建立自己的生活,走進自己的婚姻。無法放手會導致對孩子的生活干涉過渡。因此父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給孩子的婚姻留下隱患。

從大學生的角度來看,大學生對相親基本經歷了一個從內心反抗到向現實妥協的過程。在面對就業壓力和父母的說教時,有的大學生開始以「欲就還推」的姿態向相親妥協,甚至在內心認可。這反映了一些大學生幸福觀的改變。有些大學生在相親中還要面對財富誘惑,比如,上述案例中悅兒所面對的大款。面對並不富裕的「校園男友」和「少奶奶」的生活前景,悅兒默認了後者。

這其中有急功近利的心態在起作用。在紛繁世界的誘惑下,有些大學生渴望快速「成功」,通過捷徑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像蘭蘭這樣希望通過相親來換取學費的可能屬於個別現象,但通過這種方式進入婚戀的情形則更值得警惕。

人們總是希望通過生活中一些較大轉折來改變命運,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把婚姻戀愛作為改變的籌碼從來都是有風險的。大學生相親不排除獲得幸福的可能,但是,一旦婚姻戀愛夾雜了交換的成分,生活就可能存在幸福隱患,比起個人奮鬥和努力創造來說存在更大的不可控性。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