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組圖:迄今發現的惟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誌

 2006-05-30 23:1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這是塊不同尋常的石頭。蓋為青石,底是白石,近方形,上有楷書刻字。

石蓋刻有「國號日本」字樣,底座上則有開元年號。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的副館長,賈麥明偶然中徵集到的這塊石頭,在隨後的研究中被證明為迄今發現的惟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誌。

墓誌面世在日本引起的轟動讓賈麥明驚奇:在這位遣唐使的故鄉籐井寺市裡,成立了相關的研究會,發行了關於他的紀念郵票,並打算用他作為這座城市的形象。2005年8月24日,墓誌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時,日本天皇親臨參觀。

中國古代文化對日本的深刻影響,日本學者已有明確認識,木宮泰彥在《中日交通史》中說:「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為多系日本自創,然一檢唐史,則知多模仿唐制也。」然而這塊石頭所傳遞出來的歷史情感要複雜得多。這方墓誌除了再次證實了日本國號為中國所賜,還表達了當時的唐朝天子對一名日本遣唐使者的個人情誼。

少年「才稱天縱」李白的摯友阿倍仲麻呂,回國後利用漢字創立片假名的下道真備和為日本完善律法的大和長岡等人,和井真成同時入唐。這些赫赫名聲的人,都還只是群十八九歲的孩子。

1200多年前,難波港(今日本大阪)內一派熱鬧的景象,又一支準備渡海前往中國的使團船隊要出發了。四只巨大的木製帆船依次排列著,每隻船上都能載一百多人,船舷和桅桿上彩帶飄揚。日本天皇舉行宴會,作歌送行。

侍臣們唱起天皇寫的送行詩:

希望你們渡大海如平地,居船上如坐床,四船聯翩,不日平安歸航!

這方墓誌的主人當時就坐在其中一艘巨船中,被祥和、悠長的祝願聲圍裹著,離開港口,駛向蒼茫大海。他的名字叫做井真成。

離開故鄉之時,井真成多大年紀,墓誌上的文字並無記載,只寫道,公元734年,這位才能出眾的遣唐使,因病死於長安,享年36歲。

《新唐書》記載,在公元717年和公元733年各有一批遣唐使從日本出發。如果是在733年出海,井真成已35歲。日本奈良大學文學部教授東野治之認為可能性不大。

在日本的遣唐使團中,除了學問僧外還有兩種人,一種是年輕的留學生,年齡一般十八九歲,他們將在中國學習二三十年後,才被允許重回日本。另一種是請益生,他們的年齡較大,只在中國住1年。

「作為三十過半的請益生,很難想像在日本沒有一官半職。官員入唐後,其稱呼會在墓誌上被保留。」而井真成的墓誌上並未記錄他生前的官職,東野治之說,因此,基本可以斷定,井真成應當是在717年入唐,正好19歲。

這是日本第九次派遣遣唐使入唐,500多人擠在4艘大船裡。這些年輕的留學生都是日本中層官僚的子女,而且還要經過嚴格挑選,必須學識、樣貌都需要達到才俊的標準才能入唐。

井真成在這方墓誌上被形容為「才稱天縱」。

  巨船之上,還有日後成為李白摯友的阿倍仲麻呂,回國後利用漢字創立片假名的下道真備和為日本完善律法的大和長岡等人,他們和井真成同時入唐。當時,這些在中日兩國歷史上留下了赫赫名聲的人,都還只是群十八九歲的孩子。

  篆刻井真成墓誌銘的志石,周長約39厘米,上面僅有117字,在面世數月後,卻被視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級歷史資料」。

  志石上「國號日本」與「開元廿二年(公元734年)」的記載,將現存最早關於「日本」的文字記載746年提前了數十年。學者認為,這也再次佐證了日本國號乃大唐所賜。

  對於這個太平洋上的島國,中國早在秦漢即有記載,但史籍中多稱為「倭國」。而在唐初之前,日本雖多次向中國遣使,但其態度和目的卻和後來大為不同。

  「從隋朝到唐朝初期,日本對華遣使時多為政治目的,而且帶著一種驕傲態度,甚至是傲慢。」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王小甫說。

  日本第二次遣隋使到中國遞交的國書中稱「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第三次遣隋使國書稱「東天皇敬白西皇帝」。這些國書中充分表露出,這個島國欲與中國分庭抗禮的心態。甚至在唐初的公元660年,日本遣使向唐朝皇帝提出要求一些小國「每歲入貢本國之朝」,以顯示自己是和中國一樣使夷狄臣服的大國。

  井真成入唐時,日本對唐朝文化的認識已經發生改觀。這與一次發生在朝鮮半島附近的戰爭有關。

  公元663年,日本試圖幫助被唐朝吞滅的百濟復國,而在白村江口和唐軍大戰。遭遇徹底失敗後,日本發現了和中國的距離。

  在朝鮮半島附近,唐水軍首先到達白村江口。之後,日本水軍也從海上抵達白村江,兩軍遭遇。當時,日本水兵萬餘,有1000多艘戰船,而大唐水軍僅有7000餘人,170艘戰船。雖在人、船數量上相差懸殊,但大唐水軍船堅器利,最終,「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日本學者森公章在近作《「白村江」之後》裡說,「白江戰敗以後產生的這種衝擊餘波,如同明治維新和二次大戰以後一樣,可以說是一個舉國奔走引進『敵國』國家體制和文化的時期。」自此以後,日本遣唐使到中國來只是傾力學習唐朝文化,不再向朝廷要求冊封,甚至甘心於等同「蕃國」,其國策也由過去的地區政治進取轉向了內斂、和平、發展的方向。

  就是在這個時期,年輕的井真成出海,踏上了「銜命遠邦,馳騁上國」的路途。

  同在巨船之上的,還有諸多日本工匠,他們是去唐朝學習製造工藝的。認識到差距之後,日本開始迅速轉向,從製造、建築到典章制度,全面向中國學習。

  盛唐氣象研究遣唐使的中央大學教授妹尾達彥說,他完全能想像,作為一位來自遙遠島國的使者,在面對長安城的奇異景觀時,內心是如何震撼。

  在海上漂泊近3個月後,井真成到達寧波。按照慣例,他們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當地人民隆重地接待遣唐使,政府則會把他們一路護送至首都長安。

  公元713年到公元756年,正是唐玄宗治世的開元-天寶年間,也是盛唐時代中的鼎盛時期。唐玄宗在政治、經濟、社會和外交等各個方面,都實行了與過去不同的政策。長安城到處洋溢著一種空前未有的生氣。

  這座城池的建築規模之大讓人震驚。經對唐長安城遺址實測,它面積約有84平方公里,是現在西安城面積的9.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古代羅馬城的7倍。

  這位日本少年進入城後,很快被淹沒於人海中。妹尾達彥說,當時長安城的多樣性居民構成和居民人數龐大的大都市能量在日本是根本見不到的。

  唐長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大都市。世界西方和東方的商業、文化都在這裡交流、彙集。

據《唐六典》記載,當時西域各國「入居長安者近萬家」。在公元679年,波斯王子泥俚斯自長安歸國,統率的部屬就多達數千人。長安的那些著名佛寺中如興善寺、慈恩寺、青龍寺、香積寺等,都居住著外國高僧。

  接待日本遣唐使等外國使節的鴻臚寺及用於會客和寄宿設施鴻臚館,都建在皇城南邊的一片廣大地區上。它們離皇城南門的朱雀門不遠,據說這樣設計為了方便訪問京城的外國使節,同時也有避免使其與其他官員接觸,防止泄漏政治機密的用意。

  出皇城的朱雀門後沿大街向東走一公里,就是留學生學習的國立學校———國子監,遣唐使一行渴望拜謁的孔子廟(文廟)就建在國子監院內。

  妹尾達彥說,「可以說,在井真成的那座小小的墳墓中,濃縮了那個時期的長安的政治狀況和城市文化狀況」。

  千年前的「國際學校」作為日本留學生,井真成和阿倍仲麻呂、下道真備等人一律被安排在國子監學習。

  在中國的學習,給井真成帶來了新的面貌。銘文中稱讚這位年輕人在「踏禮樂,襲衣冠」之後,「束帶立朝,難與儔矣」———如果穿上官服站立於朝廷,氣度無人能比。

  作為日本留學生,井真成和阿倍仲麻呂、下道真備等人一律被安排在國子監學習。唐玄宗命國子監的四門助教趙玄默教授這些留學生們的功課。唐朝國子監有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各學招生對象不同。

  井真成究竟在哪一個學部學習,這還是個謎團。只知道他的同行者阿倍仲麻呂是在「太學」中學習。

  依據《唐六典》,進入哪一個學部要看家庭出身背景。國子學和太學的學生,父母的官銜一般要在三品、五品以上。浙江工商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教授王勇推斷,阿倍仲麻呂得以進入太學,大概是因為他父親在日本為朝中高官。而井真成和下道真備的出身相對較為低微,最多只能進入四門學。

  1200多年前,這些高等學府就像一個個國際學校,東、西方的留學生都混雜在一起學習。阿倍仲麻呂苦學五、六年後,竟在與中國學生一起參加的考試中得中進士。唐玄宗賜名晁衡,並讓他擔任皇帝侍從官的左補闕。

  阿倍仲麻呂終身在中國為官,他和李白、王維來往密切,彼此經常寫詩唱和,73歲在長安逝世。

  下道真備則在中國住了17年,就學於四門助教趙玄默,深通五經三史、歷算、刑律、軍制等諸藝。他回國時攜帶中國典籍1700多部。在日本,他受到聖武天皇的器重,官至右大臣。

  由於歷史記載太少,井真成的經歷就顯得模糊而無法辨認了。通過墓誌上的記載,只知他「強學不倦」,10多年來一直在追求學問。

  學業有成的井真成並未來得及衣錦還鄉,就長眠在中國的土地上。墓誌銘稱,井真成「問道未終……以開元廿二年正月廿日,乃終於官弟」。

  此時,他的大多同伴陸續返回日本。遣唐使船隊回日本時,唐朝政府也經常任命中國使節陪同前往,進行回訪。遣唐使團不僅帶回大量的中國文物、書籍和五金百貨,也使中國的文學、宗教、典章制度等在日本「生根發芽」。

  與井真成同來的大批遣唐使回國後,在日本的政治、文化和佛教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出身法律世家的大和長岡,入唐後潛心學習唐律,回國後曾與下道真備共同刪定律令二十四條。膳大丘在唐長安國子監學經史,歸國後被任命為日本大學寮助教,他向天皇奏請尊孔獲准,推動了日本儒學的發展。營原娓成入唐學醫,回國後被任命為針博士,對日本的醫學發展極有貢獻。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