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政部的統計顯示,2006年1月,全國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2243.4萬人,1007.5萬戶,這些人在1月的平均支出水平為78元。專家估算的城市貧困人口顯然高出這個數據。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唐鈞認為,中國城市貧困人口接近3000萬。
城市貧困群體由多種原因形成,且表現形式複雜。原深圳市長李灝指出,城市貧困群體的出現和擴大,與城市社會結構變遷、城市產業結構升級以及城市體制和機制的變革密切相關。很多貧困是權利和機會不平等造成的。分配制度、經濟制度轉型、農村人口城市化和社會保障體系的缺陷都在產生著大量的貧困人口。據中國政府官方刊物《瞭望》週刊報導,有關部門調查表明,當下的中國,不僅城市底層群體靠個人努力改變命運的難度加大,其子女通過教育、就業等正常渠道進入更高階層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這個底層群體既包括城市下崗職工,也包括流入城市的大量農村人口。
中國社會貧困出現了向城市轉移的現象,將農村的貧困用空間平移的方法轉移到城市。城市貧困人口的比例相對比農村貧困人口更高。2004年,中國城鎮人口貧困發生率達到6-8%,已經明顯高於農村同期2.6%的貧困人口比例。近年來,不僅城鄉收入差距擴大,城市居民之間收入差距也逐漸拉大。20%收入最低的城市居民,擁有的全部收入還不到城市總量的3%。 城市貧困問題並沒有因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而有所減輕,相反呈明顯加重的趨勢。國際上通常使用基尼係數來衡量社會貧富均等情況。基尼係數取值在0(絕對不均)於1(絕對不均等)。高於0.5時,社會往往面臨社會動盪的風險。1991-2005年間,中國的基尼係數由0.28上漲到0.46至0.53之間。
由於教育和醫療體制改革著重市場化和產業化,忽視了公平性和公益性,導致教育費和醫療費過高。據中國一家獨立市場調查公司——零點調查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2005年教育費用成為城鎮居民致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醫療費用。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認為,中國的國企改革應該樹立起旗幟鮮明的共同富裕思想,中國的企業改革目標必須是集體富裕,而不是少數人富裕,多數人犧牲。如果中國的效率和效益是建立在為少數人服務的基礎上,那麼這樣的改革必定要遭到廣大人民的否定。
解決城市貧困是城市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政府和社會各界都有責任。能否解決城市貧困是社會能否良性發展的重要標誌。如何解決城市貧困是中國社會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