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八大權傾朝野的太監

自閹走向富貴路--明-王 振

王振本是一介失意文人,他從歷史上不勝枚舉的宦官發跡擅權事例中,找到了一條代天行事,富甲天下的捷徑,獲得了自我閹割的精神力量。於是他像賭徒一樣,把肉體和人格作為賭注,用自我閹割的代價,鋪就一條飛黃騰達之路。他置傳統觀念與社會議論於不顧,排斥輔政大臣;盜毀朱元璋嚴禁宦官干政的鐵牌,使宦官公開地走上政治舞臺;大權獨攬後,瘋狂斂財,打著皇權的旗號干預財政,貪髒受賄,把發財的主意打到了和尚尼姑頭上;翦除政敵手段,陰險毒辣,肢解殘殺劉球,為明英宗時期最為駭人聽聞的慘案。王振專權亂政,導使英宗被俘,自已也送上絕路,被護衛將軍樊忠一錘砸死,魂歸黃泉。

太監宰相第一人--秦-趙高

趙高本趙國貴族後裔,春和滅時被掠入秦,父子先後被閹,少年趙高飽嘗人間辛酸。入宮後暗立復仇之志,忍辱負重悉心侍侯少公子胡亥深得秦始皇賞識。公元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趙高策劃陰謀,巧言厲色拉李斯下水,瞞天過海,矯詔逼殺公子胡蘇,將大將軍蒙括史弟下獄,成功邦助胡亥篡位。事後升為郎中令,控制朝綱。接著趙高充分施展其凶殘手段,誅殺異已腰斬同盟者李斯,他指鹿為馬,玩秦二世股掌之上,最後發動政變,逼殺二世。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天之靈他怎能明白,鐵打的大秦江山竟然毀於一閹人趙高之手。

斂財弄權亂漢宮--東漢-張讓

東漢末,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團獨霸朝綱,權傾天下。張讓穎州(今河南禹州)人。他從宮中一雜役太監,逐步爬上太監首領中常侍。他慫恿昏君劉靈帝劉宏設立「四園賣官所」,公開賣官斂財。又在漢宮西苑設「裸游館」,專供靈帝淫樂,哄得靈帝喜笑言開。他「僭越」朝制,把自家莊園建得皇宮還高,又怕靈帝發現,挖空心思拿「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禍」來矇騙靈帝,這個昏君竟然確信,還口口聲聲稱張讓為父,真是昏君奸臣,一路貨色。張讓率領十常侍,顛倒黑白除異已,捏造罪名殺朝臣,終於引起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不滿。張讓又先下手為強,誘殺何進,導致京師衛軍變亂,殺盡宮中幾千太監,張讓也走上絕路,投身黃河。

閹海權宦 厚黑高手--唐-李輔國

從夏朝到清代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宮中太監,成千上萬,且不去說好壞忠姦,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印跡者不多,像李輔國這樣的太監宰相,只趙高和他兩人其後再無來者。大凡亂國梟雄,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術,李輔國是此中聖手。阿諛奉迎,溜須拍馬,他不學就會。翻雲覆雨,落井下石,他無所不能。謀害同類,殘殺異已,他從不手軟。從親王、宰相到皇后、皇帝,有用時可成為手中權杖,無用了則手起刀落,痛殺乾淨。李輔國一生忙碌,謀權固位,巧取豪奪,擁城國之富,最後落了個身首異處,屍棄荒野。

恃功驕橫終伏誅--清-安德海

安德海,10歲入宮當太監,由於辦事靈巧,頗有眼色,深得主子歡心,稱他「小安子」。1861年,他遇到了一個機會,就一步登天。是年,咸豐帝臨終密詔,由其獨子載淳繼位,肅順等八臣攝政,並密令:如那拉氏弄權,可除之。安德海把遺詔密報那拉氏。咸豐死後,他充當那拉氏和恭親王的密使,奔走於熱河和北京間,使辛酉政變一舉成功。「小安子」勞苦功高,慈禧太后破格提拔他為總管大太監。

安德海成為慈禧心腹後,恃功自大,干預朝政,打壓恭親王,挑拔兩宮皇太后,樹敵眾多,他瘋狂斂財,驕橫處世最後落個伏誅濟南,身首異處的下場。

清代厚黑第一閹--李蓮英

圖為慈禧與太監李蓮英(右)崔玉貴(左).李蓮英從咸豐六年(1856)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出宮,在清宮長達五十二年。是慈禧太后最寵愛的貼自太監,也是清代品位最高、權勢最大、財富最多、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大宦官。他對主子的奴才嘴臉,和對同類的凶狠殘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他狐假虎威,有恃無恐,置諸侯於腦後,視軍機大臣為等閑,;朝中大員及外省督撫,無不對其巴結奉承,仰其鼻息。舉凡國政朝綱、清廷要務,無不與聞,無不參預。

曾經權傾朝野高力士之墓

高力士是大唐一代最有權謀的太監這一。他從一流浪少年,遭閹入宮侍奉女皇帝武則天,目睹深宮中種種險惡和殘酷,逐漸領會了一套處絕學。「神龍革命」中他隨機應變,擇主而事,投靠李隆基,將主子武則天拉下馬。後又出謀劃策,助李隆基誅殺韋後和太平公主,終成唐明皇最忠實的心腹奴才。不過,高力士在創造唐朝「開元盛世」的過程中出過不少力,獻過不少良策,這在中國歷屆太監中,算是出類拔薈的高人了。高力士在歷史舞台上演出最精彩一齣戲,是他一手撮合了楊玉環和唐玄宗的曠世姻緣。是他成就了楊貴妃,也是他在馬嵬坡縊死了楊貴妃。成也力士,敗也力士。真是美人一笑媚千古,空留長恨在人間。

監軍誤國 流毒四海--宋-童貫

童貫,少年淨身入宮,投於大太監李憲門下。他為人乖巧,揣摩功夫十分了得,精於媚術。徽宗即位後,他如魚得水,使出渾身解數,獻古玩,弄字畫,用盡心思討得這位風流天子的歡心,從此平步青雲。他與蔡京聯手,排擠朝臣。公(即蔡京)媼(即童貫)二相,朝內朝外,互相勾結,獨霸北宋軍政大權,朝野百官,盡出其門,童太監成了「童大王」。童貫獨領兵權二十年,北宋在與遼、金的戰爭中屢戰屢敗,國力日虛,他卻兵權永固,足見他保權固位手段之高。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