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中國豪賭大科學(組圖)
對一些幸運的研究領域,政府的一個新的科研規劃就是他們中的大獎。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賀福初少將已經處於戰備狀態。作為北京蛋白質研究中心的所長和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賀用軍事術語來描述他的主要目的:「發達國家通過激烈競爭來控制蛋白質研究的戰爭高地」。賀現在將獲得足夠的戰略資金來資助其研究中心的蛋白組學研究。這項研究也是中國新的15年科技發展規劃的大贏家。
這個期待已久的科技規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終於在上個月下達到科學家的手裡。這一系列前進的命令將定下中國未來幾年科學發展的基調。它詳列了16個主要工程項目,其中包括大型飛機設計,月球探險,和藥物開發。該規劃也突出了4個主要基礎研究項目:蛋白質研究,量子物理,納米技術,及發育和生殖科學。雖然規劃中沒有寫明,但中國政府官員上月宣布,包括工業界在內的所有研發費用將從2005年的2360億元(300億美元)上升到2020年的9000億元(1130億美元)。基礎研究所佔總研發費用的比例將於15年內從2004年的6%增加到15%。
圖1:準備起飛:中國研發費用的很大一塊將流入幾個受寵項目
隨著大量政府資金的湧入,中國科學家們曾希望新的規劃會更大地促進基礎研究的發展。但是正如哈佛大學數學家丘成桐所指出的:「基礎研究在政府的頭腦裡還沒有佔中心地位」。像過去一樣,科學活動和經濟發展將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湧祥表示:「新的科學知識和發明需要轉型和產業化」。一個時下充斥在文件裡並常被科技官員掛在嘴上的時髦語是「創新」。新規劃指出,「創新」是中國降低對技術和知識產權進口依賴的關鍵。工業界將會比現在承擔更重的壓力。為了鼓勵企業增加研發的投入,新規劃將在稅上為企業提供優惠。
雖然規劃的細節還有待補充,但在由一個零散分布的科學研究體制變成一個能和西方競爭的、不斷創新的、和諧的學術界的改造過程中,它已經被譽為一個可貴的嘗試。中科院政策管理研究所的科技政策專家段異兵認為,這個規劃是「使中國從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轉變成世界動力源泉的一個重要的平臺。」
但是其他人並不願順應這個潮流。他們擔心過分強調應用科學和超大型項目將抑制創造力。於伊利諾斯州伊萬斯敦的西北大學就職並兼中國國家神經研究所副所長的神經生物學家饒毅認為:「最富創新的想法是來自於極少數創造型科學家在極其罕見的時刻所產生,但是規劃大型項目需要許多科學家取得共識」。他還說:「希望從計畫中產生非常創新的科學項目是不現實的」 。
被壓制的批評
起草這個科技規劃並不一帆風順。有2000個學者和官員參與的20個工作組就這個規劃爭論了近三年,文件前後被修改了數十次,項目共花費了1000萬美元。最後領導這些工作組的部長級委員會主席溫家寶總理結束了這場爭論。自從2003年3月就任中國總理以來,溫家寶就大力增加科技研發經費,「科學發展」成為他執政的主旨。饒毅說:「在決定增加科研經費的同時,溫總理要求科技工作者提出前瞻性計畫來安排這些經費。我相信這些都是出於他的良好願望。」
很快大家都意識到,溫希望重複中國首個科技規劃的成功。1956年的那個規劃導致了數十個中科院所的建立,製造了中國第一個原子彈和氫彈,並且把第一顆衛星送上天。雖然政府從來都沒有明確表示過「兩彈一星」是那個規劃的目標,人民還是把這些成果和1956年的規劃聯繫了起來。因此溫也決意通過建設大項目來重現昨日的輝煌。
但是由於一些學者公開批評這個新規劃過於著重於大項目,規劃起草的進程慢下來。2004年秋,當工作組對這個規劃開始定稿時,《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系列評論文章。其中對規劃中的某些部分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一些批評也涉及到組織起草並保證實施這個規劃的科技部。
在其中的一篇,三名優秀中國學者--饒毅,美國國立衛生院的神經生物學家魯白,以及中科院生物物理學家鄒承魯--認為科技部的經費管理缺少透明度,官僚機構擁有太大的權力來支配科學家。作者建議剝奪科技部的經費預算權力並強化同行評議的課題資助機制。在另一篇文章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並兼中科院上海生物所神經生物所所長浦慕明強烈批評了資源浪費和很差的科研誠信度。他認為這些弱點在大科研項目中將無法避免。中國的媒體也對科技規劃開始了廣泛的批評。
科技部向新聞出版署表達了不滿。於是這個監管部門強行阻止了這場爭論並禁止《自然》雜誌的中國增刊在國內發行,同時還警告中國的新聞編輯們不要受國外勢力的操縱。《科學與文化評論》的主編劉鈍表示,「讓我最難理解的是他們認為我們是國外媒體的同謀」。這份小雜誌被責令停止關於中國科技機構改革爭論的出版計畫。關於科技規劃進展的討論從中國媒體中徹底消失,一些異議者也被從工作組中開除。
耽擱了一年多,科技規劃終於浮出水面,其中大科學居於前沿和主導地位。
超大型化
這四項基礎研究都是中國已經有大量投入的戰略性領域。據一個和政府規劃部門熟悉的研究者透露,每個超大型項目都將在未來的15年內得到10億美元的投入。國家納米技術中心的首席科學家解思深認為,在比如納米技術等熱門領域「肯定會有更多的創新機會」。2003年底,中科院納米中心和北大清華的相應研究小組合併組成了這個中心。據認為這個合併將使這個中心在新的科技規劃中獲得較高的評估。
圖2:不同的聲音。超大型項目不是產生創新的土壤。饒毅(上),施一公(下)擔心極少數的學者將控制所有的資金來源。
這個科技規劃使得國家納米中心和北京蛋白質研究中心在他們各自領域中處於主導的位置。這也讓一部分人感到擔憂。普林斯頓的分子生物學家施一公表示,「我強烈反對由一個首席科學家」來控制上千萬研究資金的體制。2004年8月,施和其他10位旅美華人生物學者協會(該協會由在美國工作的華人生物學者組成)的成員向溫家寶提交了一份公開信。信中他們表達了對科技規劃草稿中超大型生物項目的擔憂。他們認為這些項目將會失敗並且還壓制競爭。
其他兩個超大型項目中的某些方面可能對小研究組更有吸引力。那些參與制定發育和生殖生物研究規劃的學者認為他們將建立一個基於學術能力的評審機制來發放資金。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張亞平認為這個項目「將促進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和進化研究間的交流。這種交流是個非常有前途的方向」。
還有一些批評者擔心資金可能會被浪費掉。由於缺少掌握新技術的人才,昂貴的新設備可能會白白損耗掉。丘成桐認為:儘管政府設法吸引海外學者及外國學者來華工作,但「基礎研究的學者還遠遠不夠」 。
還有些批評認為這個規劃有個戰略錯誤:把一個15年規劃侷限在幾個重點課題上將會使今後很難改變研究方向,丘警告說,「把資金長期承諾到只是現在認為重要的方向上很不好」。他指出這個規劃忽視了「很多重要的領域」--包括他自己的數學領域。一些學者甚至預言那些不時髦的領域將出現人才流失。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農業生物學家鄧興旺說,「研究者們將從他們原來的研究方向換到規劃所扶持的領域。如果他們不這麼做,他們就很難拿到研究經費」。就是中國基礎研究的主要資金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也已經站在了起跑線上。雖然今年的的資金將增加5千萬美元從而達到4-5億美元,但它的2006年手冊上強調「整合國家戰略需要和科學獨立發展」 。
另一個擔憂是大項目可能會缺少必要的監督。正如饒毅和他的同事們在他們的評論文章中指出的,如果中國某個領域內幾乎所有人都屬於同一個大項目,那麼就沒有人能客觀地評價這個項目。一些學者建議引入海外學者來參與評審。施一公表示:「政府必須建立一個更加開放的體制來允許海外學者參與評議」 。
段認為這些反對觀點將會被證明是錯誤的。他說:「通過迎合國家需要,基礎研究將獲得一個跳躍性發展的機會。以興趣為主的自由研究仍將有很大的餘地」 。但是其他人認為這個科技規劃是一個數百億美元的賭博。
(宮一棟為新華社特稿社記者)
Science, March 17, 2006, Vol. 311. no. 5767, pp. 1548 - 1549 DOI: 10.1126/science.311.5767.1548
China Bets Big on Big Science Hao Xin and Gong Yidong*
- 關鍵字搜索:
-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