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生:教育成教盲
12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了《2005年社會藍皮書》,報告調查顯示,子女教育費用在居民總消費中被排在第一位,超過養老和住房。眾所周知,測度一個國家教育現代化水平的指標有多項,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公共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世界銀行的年度報告顯示,中國的這一比重比世界上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還要低,自改革開放以來,除了1991年這一比重勉強達到3%之外,其他年份都低於3%,在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120個國家裡屬於倒數第16名。《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六條第一項:「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應當免費,至少在初級和基本階段應如此。初級教育應屬義務性質。技術和職業教育應普遍設立。高等教育應根據成績而對一切人平等開放。」作為人權一面的被教育權如何可以當作商品來買賣?它應該成為化解社會不公平的緩衝劑。藍皮書指出,近年來,中國城鄉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與平均消費傾向呈逐年走低之勢,而教育費用的持續攀升影響了中國城鄉居民家庭消費傾向,子女教育費用均被排在第一位,超過養老和住房。和西方國家相反,中國人的養老基本上寄託在子女身上。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望子成龍的觀念使中國人心甘情願地為子女教育花血本,一胎化的政策歪打正著地減輕了培養後代的負擔(但這也只是暫時的,人口老化的時代就要提前到來)。可憐天下父母心,一朵牛糞似的教育產業化上的奇葩,但中共卻厚顏無恥地描繪為自己的功勞,12月21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認為,一個承擔著教育規模為世界之最的教育,實現了「兩個跨越「:使 85%以上的人接受了義務教育,使20%的人接受高等教育。
中國的基礎教育的失敗有目共睹,教育產業化的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不如說是九年義務交易。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培林在藍皮書報告中認為,教育從幼稚園起就開始交各種贊助費、擇校費、擇班費,大學生的學費、生活費也超出了居民家庭可承受的正常水平,從而導致居民家庭削減當前消費開支,增強儲蓄力度。可中共高層的看法卻前後矛盾,和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先否定再肯定如出一澈。 1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韓進表示,「十一五」規劃中,2010年農村地區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2015年全國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農村教育作出「2007年全國農村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承諾。不言而喻,目前的教育並不免費。而昨日王旭明表示:「我認為中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是成功的。」他還說「教育部就旗幟鮮明地堅決反對教育產業化的提法。」然而,不久前「提前退休」的前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透露:「我調查的結果是,中小學亂收費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亂收費。不是學校在亂收費,都是地方政府逼著學校亂收費。」
高等教育更是慘不忍睹,中國的大學簡直是埋沒天才、消磨個性、壓制理想的地獄。這個階段本來是人的獨立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它需要外部的自由環境和內在的嚴謹。如果僅僅學如何模擬複製(作弊的褒義詞),而學不到獨立創作能力,內在的嚴謹則無從談起。當前的大學生已成了金錢的俘虜,為籌學費自殺、大學生賣淫屢見不鮮。張保慶說過:「我和我夫人兩個人的工資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個孩子上大學」。錢是培養奴性隱形工具,政府還以畢業證綁架了青年學生,「出格「的言行會使父母的血本投資打水漂,理性的抗議已沒有市場,暴力是不滿長期蓄積的最後反抗,6月25日的九江學院由於亂收費和昨日大連東軟資訊學院因畢業證書的兩場學生暴動就是最好的證據。
作為教育的直接執行者的知識份子,在專制的社會環境下,越在象牙塔的上面,尤其在人文方面,越自覺和既得利益集團同流合污,有關例子舉不勝舉。雲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教育學博士董雲川教授認為,當今教育的變異最大的表現莫過於大學行政權力的泛化,這個時代的大學如市場、官場,卻越來越遠離學場。即使有出污泥而不染之士,久經毒水腐泥的浸淫,得練就五毒不入的柔骨,巧於隱晦的造詣,忍辱負重的雅量,獨善其身尚可,作中國的脊樑骨卻顯得太勉強。
濁水一滴可傷目,教育成教盲。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陸人氣最旺的貓眼看人論壇網站上,有兩人,一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代理村長」,以幽默漫畫揭穿專制的醜惡;另一是要養家餬口的工人「最後的冷杉」,用淋漓的通俗語鞭笞時弊。當文人們在討論灰色的中間地帶打擦邊球時,中共卻封了工人、農民的口,可見他們更令獨裁者心驚膽顫。淫威或許得逞一時,自然風骨始終還是剛烈不阿,君不見走在知識份子之前的工人、農民的群體維權事件風起雲湧,愈發如排山倒海之勢。
12月22日於巴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