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就喜歡捉弄弱小的人類。受人期待,也同樣充滿期待的「海歸」,一夜之間,身價暴跌,光環消失----扔了大把銀子給異邦的他們,回國後找不到與身份匹配的職位,有的甚至連留學的錢都賺不回來。於是,有人開始戲稱他們為「海龜」,更有殘酷的稱之「海帶」(海待,海外留學歸來待業)。幾乎在同一時間,對海歸的質疑就像積久難泄的宿怨一樣,此起彼伏,海歸人士終於品嚐到國人唾沫的腥咸味道。一種殘酷的競爭橫亙在海歸和土著人才的中間,職場的廝殺讓或大或小的 boss們獲益,媒體的鋪天蓋地的宣傳讓或忙或閑的老百姓得到一種難以抗拒的談資。所有的一切,帶給海歸和即將成為海歸的人最強烈的衝擊,也給那些計畫將自己的孩子送出去的爸爸媽媽們敲響了警鐘----在今天這個競爭無比激烈的時代,「洋文憑」早已不是掙大錢的金字招牌了。
有文憑沒工作經驗,照樣坐冷板凳。
廣菱大學畢業後沒有參加工作,直接赴英國念了兩年Social and Public Policy。取得碩士學位回國之後,卻發現偌大一個中國,在社會公共管理方面,跟她離開中國的時候相比,沒有任何變化。她根本無法在中國施展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專業,隨便加入一家公司,做一個普通的職員----兩年的國外學習,讓廣菱感覺自己同國內的部分求職者相比,有了無法比擬的優越感。所以,廣菱向獵頭開出的條件就是:錄用她的公司必須是知名的外企,並且月薪應該在1萬元人民幣以上。
這樣的條件對於一些求賢若渴的企業來說似乎並不苛刻,可幾個月下來廣菱卻乏人問津。在國內無所事事、又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半年時間裏,她甚至感到了絕望。同時,在她的身邊開始出現了大批花了30多萬元走出國門,學成之後卻無法找到合適工作的海歸。
現在的廣菱終於找到了一個能夠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隨著國家志願者制度的建立,她立志成為一名中國的志願者,願意離開優越的生活,願意離開這個令她歸來的、又愛又恨的中國,然後去遙遠的非洲,去那些最需要幫助的國家,教那裡的人學中文,告訴他們中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一個海歸,最終還要用走出去這種方式作為結局嗎?而這又是她真正的初衷嗎?
MISS點評:
對於那些花了父母的錢,在國外混了一個文憑回來,甚至連外語都說不利落的海歸,想要在國內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一個高收入的職位,可能性極小。雖然廣菱擁有海外的學歷,但現在的很多企業最需要的往往是那種有著多年的工作經驗,並且他的實際工作經驗、工作業績又被企業所認可,同時又有「知名外企工作經驗」的人才。而且,現在國內這樣的人才為數並不是很少,雖然他們沒有海外的學歷,但大多都會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這些人和廣菱相比,教育背景相彷,卻比廣菱多了很多年的工作積累。所以,在求職場上,廣菱自然就成了受冷落的一方了。
而不幸的是,隨著國外教育機構用降低門檻和提高學費的雙重鑰匙打開了中國的留學市場之後,越來越多的高中生,為了避免在國內的競爭中輸給其他的孩子,前去海外鍍金。然而良莠不齊的教育,造就了新一代海歸的「三無」:無學識、無工作經驗、無社會交際能力。先天的不足,等於宣告了如此海歸的前途堪憂。
MISS建議:
第一,改變三無的狀況。留學的時候首先要選好自己的專業,是不是適合中國的國情;其次,求學期間真正學到知識技能;最後,最好能取得海外合法打工的機會,獲得相關的工作經驗。
第二,慎重考慮出國的動機。如果僅僅因為在國內學不下去,而指望在國外學好,這是一種風險極大的投資。
第三,慎重考慮是否回國。
沒有瞄準企業定位,香餑餑成了干饅頭。
Angela,在美國、加拿大、澳洲都有過豐富的工作經歷。考慮到父母年齡漸長、身體欠佳,再加上男朋友也在廣州工作的種種原因,Angela選擇了回國發展。回國後的Angela,找到了南方獵頭公司,鑒於自己的留學經歷和優秀的專業知識,Angela對公司的要求也相對較高。
由於Angela一直做財務工作,又有海外工作經歷,所以獵頭公司就把她推薦到「百事可樂」公司,因為百事本身就是一家歐美公司,財務體系等各方面情況同她的專業知識也比較吻合。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人們的預料,「百事可樂」認為,雖然Angela的工作經驗很豐富,但她卻沒有國內的工作經驗,完全是那種純西方的管理模式。由於「百事可樂」在中國是合資公司,一些財務的處理必須適應中國本土的財務管理狀況,因此「百事可樂」拒絕了南方獵頭公司對 Angela的推薦。
MISS點評:
很多海歸人員回到國內後都會選擇外企進行發展,但他們往往並不熟悉各國公司的風格,其中也包括中國企業的一些文化風格。當海歸派留學國家與國內公司二者的文化差異太大時,雙方就很難融合,不但得不到獵頭公司的推薦,就算一部分人有幸得到了推薦,最後仍然會被擋在外企的門外。
MISS建議:
海歸人員在求職的時候首先應當瞭解公司所在國家的文化背景。否則,與本土人才相比,你就完全失去了「海歸派」的意義。
真的因為我是「漢奸」嗎?
亞光,20世紀90年代中期自費赴美國留學,攻讀紡織專業的碩士課程。3年後,拿到碩士學位的她,在導師的鼓勵下,回到「紡織業前程似錦」的中國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在北京尋找工作的過程並不順利。有一家著名的合資企業,先後派出人事經理、技術部經理、總工程師、總經理等與她談了4次,每次他們都如出一轍地說:「你很符合我們的要求,但我做不了主,我們將開會討論你的問題,你就耐心等著吧。」這一等就等成了無底洞,當她憤怒地去質問對方辦事效率的時候,得到了不冷不熱的回答:「我們公司就是這樣的。你要是不滿意,可以回美國去啊。」
一次博覽會的翻譯機會改變了她的待業狀態,她的表現讓老闆很滿意,於是她獲得了在這家公司工作的機會。亞光非常珍惜這個工作機會,她表現得非常敬業,可是當她作為外企代表----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代表外國人的利益賺中國人的錢----跟國內的企業打交道的時候,她的敬業卻成了國內同行的話柄。有一次,亞光去南方某地的某家企業處理業務,他們提出的很多要求都被亞光一一駁回。對方談判代表拍著桌子指責道:「中國人應該幫中國人。你還是中國人嗎?拿著老外的工資就替他們說話,這不是有奶便是娘嗎?」
然而,亞光得到的並不僅僅是「我看你就像漢奸」的結論,沒過多長時間,亞光就被公司暗示「客戶投訴太多」而不得不離職了。
MISS點評:
亞光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難道真的因為她是別人眼中的「香蕉人」?
近幾年來,無論是國企,還是進軍中國的外企,都加速了人才本土化的步伐,一方面是因為海歸的用人成本較高,動輒年薪數十萬,而他們對國內情況並不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本土人才迅速成長,他們在技術、國際化和視野上同海歸派的差距在不斷地縮小,而且他們並不需要昂貴的年薪來聘用。正是這些本土人才的強力衝擊,才是使得亞光這些海歸的精英們被企業拒之門外的真正原因。
對於亞光們來說,最看重的是自己的能力和付出能得到合理的回報,然而這個合理的回報,在國內越來越不現實,只能是一種臆想。
MISS建議:
第一,如果你是精英型人才,帶著資金和技術,回國的最好歸宿是創業,甚至是集體創業;並且最大可能地保留你的外籍身份。
第二,如果你是適用型人才,只有帶著經驗和技術,回到中國就是替別人工作。既然是打工,那麼比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心態,是能擺正自己的位置。鑒於目前海歸人員就業的現狀,一些人可以適當地降低門檻,放低姿態,從低往高做起。由於海歸派大都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國際化經驗,只要能夠保持一個平常心態,很快就會得到提升。像亞光這樣的人才,完全可以在相對比較出名的國內企業中謀得較高的職位。
積累一份無形資產
獲法國某大學碩士學位後歸國
Amy 26歲 酒店高級管理
我不是那種特別積極進取的人,只要受到一點挫折就會萎靡不振,是個性比較脆弱的那種。雖然考慮到出國後一個人生活可能會不適應,但是大學畢業時的「求職恐懼症」使我迫不及待地逃往法國。
到了那裡才發現,困難不是一點點。但是我漸漸學會安排生活、學習、打工、實習。機會不靠自己爭取就會溜走,一切都要靠自己奮鬥。為了不讓父母投入的積蓄和我的青春白白浪費,我投入了激烈的競爭。
兩年後回到上海,我重新踏入求職應聘的圈子,以前那個一受挫就悶聲不響的女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昂揚的鬥志。憑著學歷和一些工作經驗,不久我在一家法企找到了市場部的工作。留學生活時的艱苦和困難使我漸漸養成了屢敗屢戰、絕不輕言逃避和放棄的精神。它帶給我的這份珍貴的無形資產,使我終身受益。
要比別人多一手準備
獲德國知名大學碩士學位後歸國
陶小姐 29歲 研發主管
我一直是個居安思危的人,即使在德國最棒的大學讀碩士,也從不認為回國後就一定能拿高薪。我時時刻刻關注著國內尤其是廣州的行情。廣州的機會多,競爭也激烈,等我學成歸國,不僅本地的大學畢業生要和我競爭,外地來的精英也不容小覷。
留在廣州的朋友告訴我,用人單位更看重的還是工作經驗,於是在德國學習期間,我就暗暗留心起來。在德國不容易找到正式的工作,但是實習機會還是有的,於是我便加入了一些企業的實習生行列。
第一份實習工作,是為一個電腦公司的展覽會布展。而第二份實習工作則顯得更優越,在德國一個知名企業的市場部實習。回國後,在一次大型招聘會上,我相中一家在廣州設有分公司的德國企業。因為我的簡歷上不僅學校和專業出色,更有不少實習和相關工作經驗,加上實習單位給我的好評,我得到了進該公司實習3個月的機會。努力工作3個月後,我如願以償地留在了那裡。
從潛力股做起
獲美國某大學碩士學位後歸國
李小姐 31歲 投資顧問
我出國留學前在一家證券交易所有著比較穩定的工作和較好的發展空間。之所以出國,是因為想圓自己當初想出國,但沒資金的願望。
歸國後我的求職路還算比較順利,幾個月後就在一家美企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崗位。當然,剛開始的待遇並不一定符合人們對於海歸一族的期待,但我對此總是一笑置之。海歸一回國就拿高薪的時代早就過去了,我相信我這支「潛力股」時間久了必定能夠發揮它的優勢。與其把條件定得過高,不如保持比較平和的心態,正確地對待就業形勢。這才是海歸和海待們更該考慮的。
結語:瞭解中西文化,找準就業時機
就業的困難,海待的流行,使得給所有處於迷茫中的和即將成為海歸的人一些忠告,變成一個迫切的問題。
第一,出國留學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不要輕易放棄在國內的機會。如果你選擇了出國,請一定不要丟棄國內的人際關係網。
第二,很多海歸人員回國後都會選擇外企,但他們往往並不熟悉各國公司的風格。當海歸派所留學國家的文化與國內公司文化的差異太大時,雙方就很難融合。
第三,在國外文憑不能保證就業「票房」的情況下,海歸派只有重新估計自己的價值,放低姿態,在市場中給自己一個準確合適的定位,同時要有足夠的自信,就算從最底層做起,也可以用更短的時間獲得更高的職位。
最後,一定要找到符合自己專長並且能夠發揮自己專長的企業來效勞。第一個職位是最重要的,它決定了你以後的發展方向。在企業選擇人才變得越來越理性的時候,海歸派也應該適時地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
看起來,海歸們找準時機,就等於重新獲得了就業利器。但是,如果不能滿足人們苛刻的要求,海歸在中國的命運將開始像一隻垃圾股。以後每一年即將回來的、大批的海外學子,在你收拾好自己在異國他鄉的行囊之時,你準備好了嗎?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海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