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秘密研製核武內情

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發展核武的問題一直是國際關注的焦點。臺灣前「監察院長」錢復,在他威廉亚洲官网 由臺灣「天下文化」出版的《錢復回憶錄》中,揭露許多臺灣核武研究的秘密。他透露,1980年初,美國發現臺灣從事核武發展密切關聯的「高爆」試驗後,幾乎用盡了各種手段進行監控。這個被錢復稱為「貓捉老鼠的遊戲」的美國「查核」動作,從1976年卡特時期開始,一直到1981年里根時期,至少持續了近5年。

1976 年8月29日《華盛頓郵報》以首版頭條刊出「臺灣被視為再處理核子燃料」,稱美國在過去半年獲得情報顯示,臺灣正秘密處理可用於製造核彈的鈾燃料。臺駐美機構雖予以否認,但美國武器管制暨裁軍總署暫時擱置臺向美提出的購入兩套核能設備申請,並迫臺停止上述秘密作業。

美國介入「查核」

錢復在回憶錄中指出,美國之所以會對臺做此揣測,主要是由於該國學術界研究,臺灣有何辦法可以阻止美國和中國大陸關係正常化的發展,常提出臺灣可能採取的措施不外乎是:一、發展核武器;二、與蘇俄交往接近;三、與中共談判;四、宣布臺灣獨立。美國當局研究認為二、三、四項採取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他們特別重視臺核子研究。

當時臺灣核能研究重心龍潭中山科學院第一所(核能研究所)負責人對美有強烈反感,不時嚴拒美國大使館或軍方希望參觀該院的請求。該院又經常和以色列、南非的研究機構進行機密的合作計畫;這兩國也是美政府經常懷疑會發展核武器的對象。因此,美國對於該院特別關注。

1976 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媒體注意轉向,對於臺核能問題興趣逐漸冷卻。但美國當局仍有疑慮。9月20日,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軍備管制舉行有關美對臺核能政策的公聽會。國務院主管亞太助理國務卿恆安石出席作證,說明美對臺的核能政策,一方面是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是限制不得從事濃縮鈾的提煉以及核廢料再處理,以免造成核武器的繁衍。不過,恆安石也指出,臺灣曾正式以外交節略保證:臺灣「絕無任何發展核子武器或核子爆炸裝置的意圖,亦未有任何與再處理有關的任何活動」。上述這項保證,引起臺灣核能研究所內部極端反感。

向美澄清未發展核武

1976年美國舉行總統大選,民主黨卡特擊敗福特當選總統。由於他對外交政策的三項重點在民主、人權和防止核武繁衍,因此,蔣經國1977年伊始,就與中央黨部重要負責人員討論核能問題,錢復亦參與此會。蔣經國稱已通知美方臺絕不製造核子武器,美國對此十分敏感,最好的辦法是邀請美國派人來參加他們不放心的研究計畫,共同進行研究,並告知各接待者在對答上必須一致,如調查結果仍有疑慮,將對雙方關係不利。

最後,蔣經國裁示由原能會接待,凡核能所、清華大學和台電都可開放讓該團去看,這是澄清問題最好的機會,盡量公開。

「高爆」乃核武研製重要一環

核能界人士指出,「高爆」是核武發展的重要過程,卻不是真正的核子試爆,並不會造成任何放射線或輻射污染。

核能界人士指出,無論研發原子彈或核子彈,除了需要足夠的鈾235或鈽239等核材料,還要有引爆原子彈的技術,引爆的關鍵是從分裂連鎖反應前的次臨界狀態,變成超臨界狀態,高爆是運用火藥讓原本原子彈頭內多塊分散的核分裂材料,瞬間同時向中心點集中撞成一團,才能產生劇烈的爆炸威力。

特殊火藥爆炸技術試驗

臺灣中山科學院在龍潭營區附近進行「高爆」試驗,並不需要鈾235或鈽239等材料,著重於特殊的火藥爆炸技術,並不是真正的原子彈或核彈試爆,且不會造成輻射污染,也沒有放射塵。

核能界人士表示,目前可以用電腦模擬原子彈試爆過程,最後才進行真正的試爆。

現在,核能界人士認為,25年前的「高爆」事件連政府最高當局都不知道,美方竟能清楚掌握內線情報,證明美方在該院有臥底;導致美國查封臺灣研究用重水反應器的前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在27年前從美學成返臺,並與該院高層熟識,而1988年事機不密叛逃。

核能研究1981年獲美解凍

1981 年,臺美核能談判又發生新問題。一方面,里根新政府在核能政策的作法上與卡特時代不同,對於商用核燃料的再處理不予阻止,也使快滋生反應爐計畫重新啟動。另一方面,美方盼望由在臺協會與協調會重新簽訂臺美核能和平用途合作協定,臺灣核能單位認為是將以往對臺核能研究做種種的約束和限制予以解脫的最好機會。

親自赴美當說客

《錢復回憶錄》透露,他在此情況下赴美訪問商討。1981年11月17日,他在下榻的四季旅館約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主席派萊丁諾(Paladino)等若干官員餐敘,錢復說過去四年半時間臺美雙方曾就核能問題籤訂二項對臺甚為不利的秘密協定,一是1977年卡特政府以高壓手段迫臺灣接受極不合理的六項「限制條款」,另一是1980年強迫接受的六點「補充規定」,這兩份文件使臺灣的核能研究與發展受到嚴重的限制與妨礙。美方時時以停止供臺核能發電所需的核燃料為威脅,此一情勢如不糾正,對今後雙方核能合作甚為不利。

錢復的陳述獲在座美方官員的同情反應,派萊丁諾主委認為「限制條款」中有若干規定是相當不合理,倘有可能應予以更改。且由於錢復的陳述,美方對臺灣核能發展有不再採取緊迫干預的跡象。

使美臺軍售作業制度化

軍售,是臺美關係最具指標性的課題,一路走來,有起有伏。

回憶錄中透露,1983年,美國務院主管安全與技術援助的次卿史奈德,也是錢復的舊識,來其家中晚餐,建議用技術轉移方式獲得臺灣所需要的先進武器,臺灣 「依照他的意見進行研議,也有具體構想,就是自製戰機的ROC計畫」。ROC後來改名鷹揚計畫,再易名為安翔計畫,即研製IDF經國戰機案。

錢復於回憶錄中還提出,建議臺美軍售會議如定期舉行,讓軍售作業制度化,對雙方有益。不久,提議獲落實,軍售會議得以制度化,並定在每年8月25日前後舉行。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