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調查:偷渡為何屢禁不止
今天是農曆臘月廿六,雞年春節的鐘聲即將敲響,8名在伊拉克遭綁架獲救的福建平潭同胞,都已被送回家中與親人團聚。但因為債務纏身,人質之一的林斌在回家當天就外出打工。今天上午,記者瞭解到,林斌回到家人身邊,正忙著辦年貨。就在人質回鄉不久的1月30日,福建平潭邊防部門又查獲一起17人的偷渡案。福建民間流傳著「海水不干,偷渡不絕」的說法。幾年來,偷渡客魂斷他鄉的悲劇一次次地重演,但是,以生命換來的多次教訓阻擋不住偷渡者的腳步。
據統計,1978至1995年,中國東南沿海海外移民平均每年為10萬-18萬人,其中非法移民約佔20%。我國每年有非法偷渡者約8萬-10萬人,偷渡成功率約為20%-40%,真正偷渡成功者(包括在海外被抓獲者)約每年兩萬人。北美、西歐、澳大利亞、日本是我國非法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偷渡客們漂洋過海、背井離鄉呢?記者花費一週的時間,在福建省的福州市、長樂市、連江縣、馬尾區、平潭縣、琅岐開發區等地進行調查,從經濟、地理、歷史、心理等多方面詳細分析了東南沿海多偷渡的原因。
「龍高線」 黃土地莊稼收成少
走在福清市邊上龍港鎮到高山鎮的公路上,村前面的土地上都林立著歐式、古典等風格的別墅,但是村後面都藏著許多土房子。路邊到處都是黃土地,土地貧瘠,地裡雜草和枯枝密佈,一片荒涼的景象。
當地的李司機告訴記者,20多年前,因為缺水,莊稼基本沒有收成,當地的村民整天吃的都是地瓜乾和地瓜絲,很少有大米。村民們珍惜每一寸田地,都把房子往後面蓋。十多年前福建出現出國熱,福清的許多人都躍躍欲試。現在,村民們靠出國賺了許多錢,他們一改原來惜土如金的傳統,結果,這些土地不是荒廢,就是成了洋樓的地基。
據悉,「龍高線」由龍田、港頭、三山、沙鋪和高山五個鄉鎮組成,是福清乃至福建偷渡客最多的地方。大都數福清人都選擇去日本、俄羅斯和阿根廷等國家。
蒼溪村 人均旱地僅二分
1月24日,記者來到福清蒼溪村,只見村前的一排排平房在村後林立的豪宅的「反襯」下,顯得格外不協調。坐在村口閒聊的村民告訴記者:「不用我說就知道,蓋得起小洋樓的都是出國的,像我們這個地方,想賺錢就只有出國一條路。」經瞭解,蒼溪村沒有靠海的優勢,人均只有2分旱地和1分水田。該村共有600 多戶3000多人,當地村民年均收入只有一兩千元,但其中就有200多戶蓋了洋樓。
在福清蒼溪村四面崛起的高樓的「圍攻」下,倪惠芳家顯得格外的矮小和陳舊。40多歲的倪惠枷緣靡
- 關鍵字搜索:
-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