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國務院上個月中批准的《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國計畫在2030年以前將全國的高速公路總里程,由目前的3萬4000公里增加到8萬5000 公里,其中還將建成7條「首都放射線」,連接北京和烏魯木齊、拉薩、昆明、港澳、上海、哈爾濱等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臺北」線也是7條線路之一。
海底隧道或跨海大橋?
「將來的將來」才考慮
中國交通部長張春賢昨天在記者會上說,當局設想將來在兩岸實現三通(通航、通商、通郵)的前提下,「先通過某種運輸方式」將大陸和臺灣的交通公路網連接起來,在「將來的將來」,再考慮在福州和臺北之間興建海底隧道或跨海大橋,實現臺灣與大陸的陸路銜接。
張春賢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計畫的意義在於「物流上連接」。「如果物流暢通,成本降低,將增加(中國的)國際競爭力,也會提升每個居民的生活質量。」
他承認,目前連接兩岸交通網的設想還在規劃階段,「兩岸沒有談過這樣的問題」,「(但)我相信臺灣本身也是會支持的」。
早在1998年,兩岸學者就曾在廈門大學開過研討會,討論興建大橋或隧道連接台海兩岸的可行性。兩年前還曾有清華大學專家提出,可考慮在福建福清和平潭島之間興建大橋,再由平潭島開挖海底隧道至臺灣新竹,將福州和臺北連接起來。這一方案全長144公里,陸地段19公里,海底段125公里,工程造價初步估算將高達1萬4000億元人民幣(近3000億新元或新加坡兩年的經濟總產值)。
這一工程如果實現,將成為全球最長的海底隧道。目前,連接日本本州和北海道的青函海底隧道只有53公里,連接英、法的英吉利海峽隧道也僅是50公里。不過由於臺灣海峽地層處於較新的地質活動年代,臺灣每年要發生大小超過200次地震,因此興建隧道技術上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英吉利海峽隧道當年在籌備興建期,單是地質鑽探工作就用了近30年的時間,由1958年一直進行到1987年才結束。
除了跨台海高速公路外,張春賢昨天公布的高速公路規劃還包括了另外兩段雄心勃勃的跨海工程,一是連接廣東和海南島的瓊州海峽工程,一是連接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跨渤海輪渡工程。海南省將在今年啟動可行性研究,決定瓊州海峽是要建大橋還是隧道。而煙臺-大連的鐵路汽車輪渡工程已在去年底啟動,預計將在 2008年完成。
整個增建公路網計畫
投資達2萬億人癖?p> 中國的高速公路總里程在2001年超越加拿大後,就一直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擁有8萬9000公里高速公路的美國。張春賢說,中國雖然計畫用30年的時間將總里程進一步增加到8萬5000公里,但它將力爭只用20年就實現這個目標。整個計畫靜態投資需要2萬億元人民幣,還會隨著建設的進度而「變化」,預計在2010年以前每年的投資額將不下1400億人民幣,到了2010年至2020年之間,則保持在每年1000億人民幣的水平。
昨天公布的8萬5000公里高速公路網建成後,中國目前所有人口在20萬以上的城市都將在覆蓋範圍內,超過10億人開車上高速公路的平均時間將減至東部半小時、中部一小時、西部兩小時,對中國進一步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打造全國統一市場,都將起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