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紐約時報大右派的故事

 2004-12-28 01:4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2004年11月15日,《紐約時報》宣布,他們的大右派時評家威廉.薩菲爾(William Safire)即將退休。美國總統布希第二任就職宣誓之後,明年1月24日的專欄,將是他的最後謝禮。

  與其他幾位時評家相比,薩菲爾是個異數。首先是年紀大,薩菲爾已經75歲了,比別人大了一輩。另一特色是此公知多識廣,他同時還為《紐約時報》的星期日週刊寫一個語言專欄,時評退休後,這個文化專欄仍將繼續開設。筆者最感謝薩菲爾的,則是他編過一本美國政治俚語辭典,讀報時很有幫助。薩菲爾還是個小說家。薩菲爾的時評好看,原因之一是他常常來點「小說味」。比如:我要給尼克松(已故美國前總統)打個電話,聽聽他在天堂裡對這一國際事件有什麼分析。

  為什麼薩菲爾會經常提到尼克松呢?這就是他壓過一般時評家的關鍵優勢了--薩菲爾曾經是個政治「圈內人」(insider),當過好幾年的尼克松文稿起草者,有資格旁聽內閣會議,親身接觸過最高機密,對美國政府最高層的日常運轉有著零距離觀察的經驗。美國老一代時評家多是圈內人,最著名的,就是那位直到六十年代依然獨領風騷的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他的專欄,就連我國《參考消息》也是一定要翻譯登載的,而且周恩來總理必讀。薩菲爾可算是那一代人的最後遺響。如今美國的大學文科學院左派當道,已經培養不出李普曼、薩菲爾這樣有本事穿梭政界和報界的兩棲交流人才。

  說起薩菲爾和尼克松的相識,還牽涉到當代外交史一大趣話---莫斯科「廚房辯論」。1959年7月,尼克松以副總統身份去蘇聯為「美國展覽」剪綵。尼克松是十月革命後正式訪問蘇聯的最高階美國官員。薩菲爾當時也在莫斯科,擔任一家大房地產商的媒體公關。他的公司在展覽會上放了一套「美國典型住家」的房子,薩菲爾負責作宣傳。1950年代的蘇聯,條件比較差。甚至在莫斯科,一家數口也常常只能擠在一間公寓房間內。展覽會所顯示的美國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對蘇聯領導人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當時的蘇共總書記是礦工出身的赫魯曉夫。他在壓力之下,就顧不得禮節了(這位以後還在聯合國脫下皮鞋敲桌子呢)。在展覽會的彩色電視機(俄國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玩藝)和攝像機前,赫魯曉夫大談共產主義的優越性。最後,尼克松辯解道,他父母在加利福尼亞開一家小雜貨店,子女從小就得幹活,自己並不是他所以為的大資產階級代表。赫魯曉夫不屑地說:噢,店主都是賊。事關父母,尼克松終於忍不住反擊了:賊到處都有,我見到這裡的人買了肉之後,還要用自己帶的秤再校對一下呢。按英文語境的習慣看,尼克松的話更毒,因為蘇聯的肉店是國家所有,尼克松暗示蘇聯公民不相信國家,懷疑國家掠奪他們。但彩色電視當場回放,畫面上卻是赫魯曉夫顯得更有氣勢。可憐尼克松雖然出身貧寒,畢竟讀了大學,當過律師,法庭上一口一個「尊敬的法官先生」,哪裡見識過大批判陣仗?他後來寫回憶錄《六次危機》(有世界知識出版社1972年中譯本,黃興等譯),危機之一就是赫魯曉夫的粗魯挑釁。

  薩菲爾在展覽會現場也看了電視,他料到尼克松一定在找機會翻本。由於主客不和,這時場面有點亂。薩菲爾收去圍在展覽房四周的隔離鏈條,大叫道:向這裡來啊,來看美國人的典型住家!尼克松和赫魯曉夫果然走過來了。兩人走進屋子後,薩菲爾又拉開後門,放進一批蘇聯觀眾。前有俄國平民,後有各國記者,尼克松和赫魯曉夫一時被堵在觀賞廚房的欄杆邊。

  每個人的一生中大概都會遇到幾次奇蹟。這些奇蹟能夠改變你的命運,但是,奇蹟只會延續5分鐘。能不能抓住這5分鐘,就是英才和庸人的區別。薩菲爾抓住了這5分鐘,幫助歷史創造了一些最有趣的時刻。

  尼克松也抓住了這時刻。當時蘇聯報紙笑美國人吹牛,不相信工人住得起這樣的房子。尼克松介紹道:這種三房一廳的住家,在美國非常普遍,工人都能購買,可以分30年償還銀行貸款,負擔並不重。一則是顯然不懂美國的信貸消費,二則可能翻譯有點問題,赫魯曉夫立即叫道:看啊,這就是資本主義,他們給勞動人民造的房子只能用30年,而我們蘇聯造的房子足夠從爺爺住到孫子!當然,美國人第二天翻開報紙,覺得赫魯曉夫講了大蠢話。在美國人看來,他們的副總統很漂亮地贏了蘇聯的正主席。

  「廚房辯論」時,記者都在尼克松和赫魯曉夫的後面,被蘇聯警衛攔著不准進廚房,只有薩菲爾在裡面。他搶過美聯社記者的照相機,為兩國領導人拍了一張。薩菲爾剛把機子還過去,記者捲過膠片又塞回來了,還大罵道:白痴,你的手遮住鏡頭了!第二張照片傳遍世界。照片上,尼克松侃侃而談,赫魯曉夫挺著肚子很不高興的模樣。薩菲爾本來只想拍兩位國家元首和公司的洗衣機,但是突然擠過來一位蘇聯官員,佔住洗衣機邊上的位置。曝光時,這位官員正好閉著眼睛,因此照片上的樣子也很難看。多年之後,薩菲爾方才知道,這位不請自來的閉眼客,竟是繼赫魯曉夫之後的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

  那年薩菲爾30歲,正考慮自己的職業前途。「廚房辯論」之後,他決定跟隨尼克松。薩菲爾發現尼克松機警聰明,決非等閒人物。尼克松競選總統時,薩菲爾加入了他的班子。後來尼克松鬧出「水門事件」,黯然下臺。薩菲爾在白宮律師約翰.迪安(John Dean,此人後來向法庭和國會全盤吐出尼克松的幕後談話)警告尼克松、表示調查無法制止的當天,離開白宮去了《紐約時報》,得以全身而退,不必面臨違法還是賣主的兩難窘境。

  薩菲爾剛到《紐約時報》時,別人都當他是強行移植的異體器官。直到一次同仁野餐會,某編輯的兒子掉進池塘,薩菲爾跳入水中救出男孩,排斥現象才突然消失。這之後的30年,薩菲爾的銳利眼光和精緻文字,逐漸成了《紐約時報》一塊招牌,他還得了一次普利策獎。那位得了兩次普利策獎的弗裡德曼就說過:他一直將薩菲爾作為自己的榜樣。

  只是歲月不饒人,執筆《紐約時報》30十年來,總統換了幾茬,薩菲爾不再可稱「圈內人」。布希上臺之後,美國輿論兩極分化,他也越寫越右,簡直成了白宮的義務辯護士。筆者記憶所及,只有對關塔那摩的恐怖嫌犯,薩菲爾有不同意見,他認為那些人應該擁有更多法律權利。其實薩菲爾從前並沒有如此強烈的派性。1992年大選時,他不投共和黨的老布希卻投了民主黨的克林頓。後來克林頓夫人希拉里推動全民保險,不但得罪了意識形態上痛恨這類措施的右派,很多將個人健康狀況--特別是性能力--視為最高隱私的左派,也堅決反對國家包干,薩菲爾才開始帶頭攻擊克林頓夫婦。他對希拉里甚至不太講究紳士風度,克林頓私下向友人發泄說:他恨不得一拳打歪薩菲爾的鼻子。

  這樣一位多姿多采的名家,後輩裡似乎難有匹敵。《紐約時報》能找到誰來替代?人們懷著極大的興趣,等著編輯部的選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