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為田北俊窩心 為曾蔭權委屈 為鄧小平遺憾

中國政府否決了雙普選,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成為特首肉搏泥漿戰的第一個「受害人」。

自從江澤民握手,欽點了董建華,中國官場的肢體政治語言君臨特區,七年半以來,香港權力核心的人員逐漸學會解讀中國高層的舉手投足、噓寒問暖,「領導人」一個眼神,特區高官即銀牙咬碎,寬衣解帶;「主席」一句問候,愛國精英就輾轉反側,綺夢連床。上京朝聖合拍團體照的座次編排,去澳門述職時排隊蒙寵沐恩,董建華的「執政大聯盟」早已崩潰,前行政會議成員田北俊點名痛批曾蔭權,中國政府三兩下子,已經把董團隊內外各個利益集團一個個搞得春心蕩漾,頰泛紅暈,天色還未明亮,許多人早已下濕了一片,他們的「政治夢遺」又犯了。

曾蔭權成為受害人,不但是因為不幸在澳門受到「胡總」長度和力度極不尋常的握手宣慰,惹得後宮妃嬪醋興勃發,更重要的是曾爵士是「政務司司長」,相當於總理丞相。在中國歷史上,丞相的處境最難。東漢末年,董卓和曹操等先後恢復相國高職,都有篡漢奪權之心。魏晉南北朝屢次設置丞相,或是權臣自命,或是皇帝不得已的權宜,都視為權臣篡位的過渡訊號。中國的宰相,由曹操到李鴻章,到現代的所謂周總理,皆非「尋常人臣」之職。曾蔭權中了田北俊的明箭,感嘆無奈:「□做又話我『投閑置散』,有做又話我『隻手遮天』,真是有趣,有時我都跟你們一樣覺得好『胡混』。」

曾爵士當然感到「胡混」,因為他出任的不再是殖民地時代的布政司,而是中國人社會充滿猜疑、嫉妒、陰謀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務司司長」。香港既已「回歸祖國」,曾蔭權領了高薪,自不可能獨善於李鴻章和周恩來之流的痛苦之外。鄧蓮如和陳方安生之聰明,就是能及早引退,得保聲譽的完璧,她們不想再跟中國的宮廷政治的魅影糾纏下去,浪費時間,觀諸曾司長今天的處境,不由得不令人佩服這兩位女性的正確抉擇。

田北俊說曾蔭權主理政策委員會而「隻手遮天」,對於政務司司長,只要是職權的要求,又有甚麼錯?田北俊的黨友唐英年,掌控整個政府的財庫,相當於中國宮廷的戶部尚書,可以隨意動用巨款「發展大嶼山」,與曾蔭權的西九龍分庭抗禮,同樣是「隻手遮天」。即使是「勾結財團」,問鼎特首,只要有普選,曾蔭權本來大可以像美國總統候選人一樣,大方地訴諸選民:不錯,我得到石油商人的支持,我想當美國總統,因為石油商人的利益,就是美國選民的利益。我一旦上臺,除了會攻打伊拉克,還會確保中東的石油不會落在敵視美國的獨裁國家之手,我會確保美國的經濟繼續走自由市場路線,請你們投我曾某一票。

曾蔭權的困局,正因為特區的「選舉制度」畸形。基本法明明規定特首由港人自行選舉產生,但根本沒有人相信這句話。美國的財團可以光明正大地參與民主政治的競技遊戲,通用汽車廠老闆福特可以豪氣地公告天下:「對通用汽車廠有利的事,就一定對美國好」(What is good for General Motor is good for America)。即使尼克遜和列根與軍火商勾結,布希與石油商勾結,那又如何?美國的選民統統知道。

但特區的困境,是因為特首的「選舉」是一種偽選舉,因為中國政府對特首的所謂「選賢與能」,與三千年前舜看中禹沒有甚麼分別。大禹要「上位」,要靠「治水」這一類看得見的「政績工程」,而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克里不必先在加州建三條大橋、兩個水壩、四座博物館、另加一個賭場和兩個主題公園,才成為入主白宮的本錢踏腳石。特區的特首「選舉」,不能不以小圈子內訌的鬧劇始,以中國領袖握手暗示、「選舉團」舉手機器附和上意的趣劇終,因為特區同時兼有中國宮廷欽點和美式財團操控的兩弊。

中國不准特區普選,特區又實行地產主義經濟,特區政治「中國宮廷化」,胡錦濤再訓斥董班子內外「團結」一千次也沒有用──中國今天的政治局常委九人會真正「團結」嗎?胡溫心比誰都清楚。

特區搞成今天非驢非馬、非中非西、不雞不鴨、不民主也不獨裁的無政府狀態,鄧小平當年自以為他發明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構想太過一廂情願了,他把香港這個地方部組零件的結構看得太簡單了,把英國人的管治藝術看得太低了,也把他認定應該成為「管治主體」的「愛國愛港者」的智慧估計得太高了。而他自己無緣親眼看見香港「回歸」,難以親自提點董建華怎樣「摸石頭過河」,訓斥田北俊「不要不服氣」,或者提醒全港:第三屆特首是誰,你們怎樣窩反也沒有用,「我說才是正式的,其他人統統是胡說八道」,鄧小平活得不夠長,也太令人遺憾了。

(蘋果日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