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趕不上學費增長 農民稱供孩子讀書就像賭博

一些農民反映最強烈的是「擇校費」問題。農安縣實驗中學是吉林省一所重點高中,在學校宣傳欄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校的「擇校費」標準:本地學生1.05萬元,外地學生1.5萬元。

  農安縣濱河鄉一位姓于的農民的兒子考這所學校時差16分,平時省吃儉用的老於為了孩子的前途,借錢交了1萬多元「擇校費」。第二年女兒又差40多分沒考上這所學校,於家再也無力交「擇校費」。女兒哭鬧著不肯輟學,老於只好將她送到一所鄉鎮高中就讀,也交了3000元「擇校費」。

  老於說:「原來我家的生活條件在村裡還算可以,交了這兩筆『擇校費』後一下子回到了貧困狀態。」在洮南市等吉林省其它地方的部分農村,都有類似於家這樣「因教致貧」的情況。

  據吉林省城調隊調查,收取「擇校費」的學校在吉林省不少地方存在,學校「檔次」越高,「擇校費」的標準越高。長春市今年高中「擇校費」標準,一類高中是 1.8萬元,二類高中是1.5萬元;遼源市區4所高中全部收取「擇校費」,最低3000元,最高為1.2萬元。位於農村各鄉鎮的高中也不同程度地收取「擇校費」,收費標準低於城市,但一般也在3000元左右。

  一些農民認為,當地的普通鄉鎮高中考上大學的一年沒有幾個,多數人拿著畢業證回家務農,因此不如咬咬牙,多花錢送孩子上好高中。

  農安縣臧耀平:供孩子上學讓農民最鬧心

  有的農民反映,「擇校費」是孩子上學過程中的一次性收費,每個學期需要交的學雜費、食宿費等同樣讓有的家庭無法承受。農安縣的農民臧耀平說:「現在讓農民最鬧心的就是供孩子上學。」

  臧耀平有一女一子,女兒初一就輟學在家,原因是學校秋天時組織學生勞動,用勞動所得抵頂「取暖費」,可到冬天仍然向學生們收「取暖費」,女兒和另外幾名同學一氣之下回家務農。因家中沒錢,兒子臧廣超初中畢業後在家務農一年,臧耀平後來借錢送兒子上了長春市的一所技校,沒想到這所學校的各項費用一年下來花了1萬多元。臧耀平說:「我家的生活水平在村裡能排在中上等,但供孩子上學也得揹債。」

  農安縣老毛:收入增長趕不上教育消費

  在農安縣一戶姓毛的農民家裡,大兒子2000年考縣裡一所重點中學時「擇校費」是8000元,等到二兒子又考這所學校時,「擇校費」已經漲到了1萬多元。老毛說,比較起來,農民收入的增長幅度要小得多,也慢得多。他認為,學校收費應該充分考慮到農村家庭的實際經濟承受能力。

  據吉林省農調隊調查,吉林省200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農村人均教育消費支出增長25.8%。

(廣州日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