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中國民眾為何支持克里當選
美國之音報導,根據美國日前的一項調查,大多數中國民眾支持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當選。分析人士對這一現象做出以下評論。就在美國民眾對總統候選人的支持顯得旗鼓相當之際,世界其他國家的民眾卻似乎已經做出相當一致的決定,支持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美國馬里蘭大學和一個民調組織最近在一份首次世界範圍的聯合調查報告中指出,在三十五個國家裡,三十個國家的大多數民眾支持克里。中國也不例外,雖然不像歐洲國家那樣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克里,但也有百分之五十二的中國民眾是克里的支持者,支持布希的只有百分之十二,百分之八的人認為沒有什麼區別。
美國國會美中委員會委員、邁阿密大學的金德芳教授(JUNE DREYER)說,中國民眾認為克里代表的是變化,而他們希望國際局勢發生變化。她說:「我認為中國的很多民眾對目前的國際局勢不滿意,他們認為如果美國換一個總統,情況也許會改善一些。」
金德芳說,中國認為布希總統對臺灣過於友好。布希政府提高臺灣領導人在美過境的規格禮遇,並向臺灣出售大量軍備,中國領導人把這些行動視為給兩岸統一製造障礙。金德芳說,與此同時,中國領導人更喜歡克里曾經說過的一些話,比如以「一國兩制」解決臺灣問題。
旅美政治評論人士曹長青認為,中國民眾對美國某一位總統候選人的支持主要是聽了共產黨政府宣傳的結果。他說,中國政府從過去蠻橫地灌輸意識形態,轉變成現在巧妙地以選擇報導和控制口徑來導向輿論。
曹長青說,宣傳導向支持民主黨的原因之一是,中國政府認為美國民主黨有其共產主義烏托邦的一面,而共和黨老謀深算,難對付,在兩黨之間,民主黨顯得更好對付一些。
曹長青說:「(中國)政府喜歡民主黨,因為共和黨上臺對中國可能會更嚴厲。歷來在中國一直是比較喜歡民主黨,因為共和黨上臺比較現實主義,比較嚴厲,不大可能那麼浪漫幻想。」
撰寫《晚年周恩來》一書的歷史學者高文謙認為,中國民眾對克里的支持確實顯示了多年來政府的教育導向,但是也不能低估民眾的判斷力。他認為,中國民眾出於幾個理由不喜歡布希。他說:「第一個原因就是布希反共色彩更加強烈。中國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碩果僅存的共產大國,因此中國民眾感覺到布希政府對中國有很大的敵意。」
高文謙說,布希上臺後把克林頓的對華政策從戰略夥伴改變成戰略對手,9-11事件後布希自顧不遐,目前不再把中國當成主要戰略對手是「非不為也,是不能也」。第二,布希政府的對臺政策向臺灣方面傾斜,種種動作刺激了中國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第三,美國拋開聯合國,在伊拉克問題上實行單邊主義,完全不把包括中國在內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放在眼裡,這也讓中國民眾心裏不舒服。在中國民眾中所做的調查顯示的是他們的感受,是情緒的宣泄。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政治系的王建偉教授不認同中國政府傾向美國民主黨的說法。他說,無可否認,中美關係的和解正是共和黨的尼克松政府開始的,但同時又是民主黨的卡特總統建立了與中國的正常外交關係;是共和黨總統里根與中國簽署了中美關係的基石之一 -- 三個聯合公報中的8.17公報,就對臺軍售問題達成妥協。六四事件強烈衝擊美中關係後,曾經擔任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的共和黨總統老布希兩次派密使前往北京安撫中國,但同時又是老布希向臺灣出售了一百二十架 F-16型戰鬥機。
王建偉教授認為,比起美國民主黨人來,共和黨人在推行其打擊主要敵人蘇聯的地緣政治方面,在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時更少約束。他說:「尼克松在美國國內政治上一向是反共比較堅決,所以由尼克松這麼一名非常右的政治家來打開中美關係實際上是比較容易,沒有一個國內對他的立場有什麼懷疑的問題。里根是極端反共,他上臺時把蘇聯稱為『邪惡帝國』。」
王建偉教授指出,美國民主黨總統卡特開始了人權外交,克林頓總統剛剛上任時把人權和貿易掛鉤,讓中國政府非常惱火。不過,又是克林頓總統完成了從冷戰時期到後冷戰時期美中關係的轉折。因此中國官方一直表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都對中美關係做出過很大貢獻。
高文謙也認為,美國共和黨與中國打交道時包袱少。他說,中國前領導人毛澤東曾經表示,他「願意和右派打交道」,就是欣賞美國共和黨為了美國利益不怕國內輿論壓力,敢於向中國做妥協。
他認為,共和黨是直來直去,而美國民主黨則是把軟刀子。高文謙說,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是為了美國本國利益服務的。對中國來說,無論哪個政黨上臺都是有利有弊。
- 關鍵字搜索:
-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