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造英雄,英雄造治世

開誠佈公地說,我的歷史觀不是英雄史觀,我始終認為從根本上說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但這並不影響我探討英雄與歷史的依存關係和英雄與歷史的相互作用。
也許「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這句話能夠大致概括英雄與歷史的依存關係和英雄與歷史的相互作用。但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上述這句話不夠嚴謹、不夠準確。

大家都知道,在太平盛世人們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居樂業而已。由於現實生活並沒有對英雄的迫切渴求,所以具有英雄潛質的人也只能藏龍臥虎,不為人所知。而只有在戰禍連綿、顛沛流離、民不聊生的亂世,人們出於對能夠安居樂業的治世的渴求,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對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拯民眾於水火的扭轉乾坤的英雄的渴求。而那些具有英雄潛質的人在這種客觀條件下才能脫潁而出最大限度地激發自己的潛能,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所以在動亂之世英雄輩出就一點兒都不令人奇怪了。

但嚴格地說起來,亂世造出的英雄充其量只能算半個英雄。真正的英雄的必備條件必須是在亂世中脫潁而出獲得成功後,還能撥亂返正,將亂世轉化為治世,並採取得力的措施使治世不是暫治一時,而是長治久安,這才是完整的英雄、真英雄、大英雄!這樣的完整的英雄、真英雄、大英雄所創立的偉業才能夠滿足人們對安居樂業生活的渴求、才能夠與世長存;這樣的完整的英雄、真英雄、大英雄的英名才能夠流芳百世。

回顧中國的近代史,能夠差一點兒成為流芳百世的完整的英雄、真英雄、大英雄的人物僅孫中山、毛澤東二人而已。孫中山因為上蒼不予其壽,革命大業在動亂中未竟其功,而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壯志未酬的慨然長嘆壯年早逝;上蒼雖然慷慨地給予了毛澤東長壽,並使毛澤東實現了一統天下的偉業,但他卻在將亂世轉化為治世的極其重要的歷史環節上出了差錯----他本應利用一統天下的大好時機在國家的經濟建設現代化和政治制度民主化這些能夠使國家長治久安的方面經天緯地、大顯英雄本色,但他卻反其道而行之,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儘管責任並不全在他)將國家推入了一個接著一個的動亂:反右派、大躍進、四清社教,直至文化大革命。

往事如煙,逝者如斯。我們所以回顧往事並不僅僅是為了感慨一番,而是為了從前車之覆中取得後車之鑒,讓亂世造出的英雄在造福社會、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有正確的用武之地----在毀滅性地摧垮亂世弊端後能夠建設性地培育長治久安的幼苗:繁榮的經濟基礎和民主的政治制度。

勿庸諱言,中國現在正處在社會動亂的前夜----高速增長的經濟掩蓋不了世界上最大的貧富差距帶來的劇烈的社會動盪;強權壓制下的「穩定」掩蓋不了人民群眾對吏治極度腐敗而發出的怒火;中央電視臺的歌舞昇平掩蓋不了無數兒童失學的嚴酷現實;誇誇其談的「改革成果」掩蓋不了在「改革」旗號下對工農大眾在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方面的全方位的赤裸裸的掠奪......整個社會就像一座冒著濃煙、隆隆作響的即將爆發的火山!以上「盛世」(實則是亂世)危言絕不是危言聳聽!

當此亂世前夜,人們呼喚著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拯民眾於水火的扭轉乾坤的英雄出現!社會呼喚著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拯民眾於水火的扭轉乾坤的英雄出現!這種呼聲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是符合絕大多數人民利益的、是與人民群眾的自救理念毫不矛盾的!這就是英雄人物和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的和諧的統一;這就是「亂世造英雄,英雄造治世」的完美的體現!

毀滅性地摧垮亂世弊端、建設性地培育長治久安的幼苗:繁榮的經濟基礎和民主的政治制度的英雄,你在哪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