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事經理眼中的「國民病」
我在一個生物技術企業工作了四年,之前是做市場的,最近一年被老闆調到了人力資源部當經理。一年的人事工作經歷使我對人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中國人(包括自己在內)的壞毛病有頗多感慨和無奈。之所以放大說是中國人的劣根性,是因為我相信我下面說的很多特性在國人身上是普遍存在的,發生的機率要高於那些比我們好的國家。我是一個中國人,並不想貶低自己的民族,但我認為我們民族經過這一百年來的動盪,特別是十年文革,教育的確是被歪曲和延誤了,國民整體素質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我在下面所發表的言論,既是在揭中國人的傷疤,也是在揭自己的傷疤,但我相信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只有勇於正視自己的缺點和毛病,才有改進和強大的機會。一、人人相輕
中國人不是文人相輕,而是人人相輕,只要想輕視別人,總有相輕的理由。比如北京人輕視外地人,上海人輕視外地人,城裡人輕視農村人,南方人輕視北方人,有錢人輕視窮人,開車的輕視走路的,走路的輕視掃路的,吃飯的輕視做飯的……就是不會相互尊重。
在企業裡面,就表現為碩士輕視本科,本科輕視大專,大專輕視中專,名校輕視非名校(靠!中國有什麼名校?),幹部輕視職員,職員輕視工人。更搞笑的是學理科的輕視學文科的,學文科的輕視學理科的,市場部的輕視技術部的,技術部的輕視市場部的。這不是隨口亂掰,我就常聽到「他們技術部的水平不行,解決不了什麼質量問題」、「他們市場部的人員素質太低了,基本的產品知識都不具備」……這樣的廢話加屁話。都是一個公司的,別人不行要伸手幫忙,站在那裡說風涼話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說句老實話,在一個公司裡面,都是出來打工的,誰比誰高多少呢?何況大家捧著的是一個飯碗。都是中國人,日本人就是不還釣魚島,連香港人都說咱們是「大圈仔」,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輕視自己的同胞?一個缺乏同情心的民族絕對不會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我每次看見那些吃飽了腆著肚子趾高氣昂地罵服務生的人,以及我們公司那些拿著幾千塊RMB(折合幾百美金)的偽白領,以為自己忽然中產了,整個一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傻樣,就覺得這個國家沒什麼希望。
我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每次大考,統計總分要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然後依分數排名,根據排名自己挑座位,於是坐前面的就輕視坐後面的,老師還要說「你們坐前面的不要到後面去玩啊!」,估計中國人愛輕視別人的壞毛病就是那時候養成的。
二、缺乏團隊精神
人人相輕,自然學不會相互合作。加之私心重、視野窄、眼光短,所以中國人在企業裡面非常缺乏團隊精神。
我最近在公司推行績效考核,有些部門經理不爽了,因為他們一算,自己的獎金要變少,還要被公司考核,於是背後說壞話的也有,開會大吵大鬧的也有,不聞不問的也有,種種姿態,不一而足。有同事問我:「不至於那麼嚴重吧,不就是搞績效考核嗎?一個制度而已」。制度本身倒不複雜,但是損害了某些人的個人利益,於是這個事情就變得複雜了。這些經理不會說自己的獎金變少了,而會說本部門的獎金變少了,本部門的風險變大了,或者挑起部門員工對制度的敵意,來對我施加壓力。所以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就變得非常複雜了。
中國人很少會把團隊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其實在一個企業,團隊利益和個人利益是一起的,公司好了大家都好,公司垮了,個人也拿不了幾個月薪水。老外很崇尚個人價值,但在企業和組織裡面非常遵循個體服從整體的準則,這就是對企業的正確理解。所以中國的職業經理人其實很不職業,就是沒有團隊精神,把個人或者部門凌駕於整個組織之上。開會講話都是「我們市場部」、「他們技術部」、「他們物流部」、「他們財務部」,聽起來不像是一個公司的,像有仇。我記得有次一個經理為他部門員工薪酬的事情問我「你們公司……」,我當時反問了一句「我們是誰?公司是誰?」他一下子楞住了。
美國人在自家小孩讀幼兒園的第一天,回來問的是「你今天為別的小朋友做了什麼?」、「你為老師做了什麼?」……這就是從小培養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我估計中國的父母可能問的是「你今天喝了牛奶沒有?」(擔心自家小孩沒喝到),「你今天在幼兒園乖嗎?」(擔心不乖被人打)……所以中國人從小被教育的是強調利己,而不是強調合作。NBA那個嘉得樂飲料的廣告語「我有,我可以」被國內企業大肆抄襲,於是「我選擇,我喜歡」、「我運動,我快樂」之類的東西到處氾濫,其實這裡面就隱含著一種很突出「自我」的思想。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中國人老愛做些糾枉過正的事情,要麼滅絕人性的搞共產主義,要麼把西方的個人價值觀誇張到極端自私的地步。一個社會也好,一個企業一個組織也好,應該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不合作,就是不利己,都強調自己,漠視別人,這個國家不會進步,一打仗大家又要做亡國奴。
缺乏團隊精神,企業內耗就多了,在我們公司,有40%的工作時間是去解決內耗的,因為部門間的摩擦太多,個人間的摩擦太多。所以我就感慨,老外幾萬人的公司都管得好,咱們中國企業百來號人就像一盤散沙,這不是一個管理制度或者管理手段的問題,而是一個文化的問題。中國人的歷史就是這樣的,老愛自己內部起鬨,一跟外人打就完了。私心太重,就不會顧全大局,不顧全大局,就學不會妥協,不會妥協,就天天吵架,你爭我鬥,企業就在這樣的內耗中完蛋了。
三、疑心大,不誠信
做人事經理免不了經常和人溝通,我就發現我們公司的人與人之間特別不坦誠,大家總是相互猜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知道他是這樣看我的……」、「他肯定在老闆面前說了我的壞話……」、「這個事情我不好說,不想惹麻煩……」,人前不說真話,人後亂說壞話。於是,企業的市場問題、生產問題變成了人際關係的問題,簡單的問題搞複雜了。
中國人從小就被教育不要信任別人,到了讀中學的時候就會耍政治手腕了,剛才還在一起踢球,轉身就找老師打小報告。我的初中班主任就每天輪流安排人寫紀律監察報告,中國人活得不陽光,就是這樣被教化出來的。
不講誠信也是從小養成的壞毛病。我媽媽從小教育我不准撒謊,但她自己卻沒有做到,鄰居來借油明明有說沒有,答應小學畢業跟我買輛自行車結果沒買,經常把公家的電池拿到自己家用……。所以中國人說謊跟玩似的,因為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都沒上好這一課。進了企業,就是對同事不講誠信,對老闆不講誠信,對客戶不講誠信。我剛做人事經理的時候,很多人跟我說,人事經理就是老闆的傳聲筒,做這個職位只有死路一條,千萬不要做啊!我做了一年,發現其實老闆沒什麼大問題,而是他們天生的愛猜疑老闆,又不當著老闆的面說實話。所以自己營造一個幻像,自己又信得不得了。企業裡面的人際關係矛盾都是這樣造成的。
我們跟老外打交道,有問題他們會當面指出,不管多難堪,但這並不妨礙他吃飯的時候跟你談笑風生。所以老外開會,會上可能有10種聲音,但會後只有1種聲音;中國人開會,會上沒人說話,但會後可能有10種聲音。我們老闆開會結束時通常會問「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全體沉默。一出會議室,跑到自己辦公室門一關就開始開部門小會了,靠。
無論在一個社會或是企業裡面,誠信度越低,運行成本越高。中國人只信任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很難相信別人,其實是我們社會不夠文明的一個表現。
四、蔑視制度
當人事經理的第一天,老闆就跟我說:你最大的任務就是把公司的管理制度化。起初還不大理解,後來明白了老闆的苦心,公司的各種制度不少,就是基本上沒人遵守。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是制度設計本身有缺陷,二是員工意識里根本就沒有對制度的概念。
中國人很聰明,但不知怎麼把「制度」這個東西(包括制度的設計和遵守)總是搞不好。我是學法律的,我一直認為美國今天之所以這麼強大,就是立國時把管理國家的體系和制度設計好了,大家可以安心搞建設。西方人的制度設計有時候是可以用「精妙」形容的,而且對制度的執行在我們看來近乎呆板,而中國人的聰明之處則是在於不管什麼制度,都可以把它迴避、歪曲、改造,直到這個制度等於沒有。
我上任後訂了一個考勤制度,規定遲到一次扣10元,第二次40元,累積三次計曠工一天(因為公司的遲到現象很嚴重)。結果制度出來後,我一看有的員工遲到三次了,想著曠工罰款太重,心一軟,就對員工說:「到了第三次遲到就補請一個事假吧,事假總比曠工好,下次不要遲到了」(這是我率先違反制度)。結果有的員工下個月仍然遲到三次,剛開始請遲到後事假,後來請病假(因為病假扣的錢更少),後來每次遲到都請病假,到後來連請假條也沒有了,打個電話就完事……我痛定思痛,反思洪水氾濫起因是自己放閘,下了一個通知:「以後遲到一律不准事後補假」。不准事後請假,遲到的員工就把請假條的時間提前一天,反正經理們不管。我那時想到了《鹿鼎記》裡面康熙對韋小寶說的一句話:「鰲拜逼朕一步,朕就要退一步,朕實在是退無可退了啊!」。最後實在沒轍,宣布「遲到一律不准請假」。實施的當月有個女職員遲到三次,我通知她被記曠工了,她委屈得快要哭起來:「我從小就沒有曠過課,現在居然被記曠工,你可以問××經理我那天遲到是因為……」,最後一句是「公司講不講人性化管理?!」我堅持不為所動,心想自己就是太講人性,所以釀成如此大錯。
一個考勤制度執行都如此艱難,其它的制度就不用多說了。我上任以來推行制度化管理,其中的辛酸不足為外人道。很多員工暗地裡說我是老闆的監工,為了討好老闆不惜犧牲群眾利益,真是比杜娥還冤。企業從40人變到200人,管理半徑變大,價值觀的衝突變多,沒有統一的制度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可是我們的經理們憑感覺管理慣了,用制度管理別人不習慣,用制度約束自己不習慣,員工被制度管理更加不習慣,所以上下一心蔑視制度。
我媽媽最小的一個弟弟,就是我的小舅,十八九歲的時候在外面混,經常惹事生非,三年之內被警察抓了9次,平均一年三次,然後我媽媽次次都把他成功地營救隼戳恕V灰
- 關鍵字搜索:
-
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