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公益事業及加拿大公益意識
在加拿大,有不計其數的非盈利性機構及慈善機構對人們提供著各種各樣的服務,又有不計其數的人在此行業工作或為此行業義務工作。這類機構對加拿大的生活影響巨大。
聯邦稅局(CCRA)的統計顯示,加拿大1999年約有7萬9千個註冊的慈善機構,有10萬個非盈利性機構。也就是說在加拿大非盈利及慈善機構共約18萬個。
這一數字表明,這一行業在整個加拿大經濟活動中起著相對的作用。不包括醫院和大學在內,約有90萬人從事此行業。每年加拿大人約花10億小時的時間做義務工作,這相當於50多萬個全職工作。
慈善機構及非盈性機構對社會提供著各種服務,如對病人及耆老的關懷,少年兒童的娛樂活動,為受虐人提供庇護所,幫助新移民家庭適應新生活等。
生活在農村、鄉鎮、城市的加拿大人奉獻他們的時間、金錢及技能支持當地的、地區的、全國性的及全球性的各類公益活動。
全國義工調查(NSGVP,The National Survey on Giving, Volunteering and Participating)的數字顯示:
1997年,加拿大人對慈善機構及非盈性機構捐款為45億元,義工時間超過11億小時。
加拿大人一般通過以下2種方式來貢獻社會:
一. 捐款:
約2千2百萬加拿大人(佔15歲及15歲以上人口的91%)在1999年10月1日至2000年9月30日參與捐獻給慈善及非盈利機構。每10人中有8人(78%)直接捐過錢。41%的在各商場付款處捐錢箱裡捐過錢。已有4%的人在他們的遺囑裡表明將捐款給慈善機構及宗教機構。實物捐獻也很普通:69%的人捐過衣物及家庭用品,54%的人捐食物給慈善機構,如食物調濟庫(food bank)。
二. 義工
義工就是自願無償的為一些機構做事、工作。2000年NSGVP的調查顯示,650萬加拿大人或15歲以上人口的27%的加拿大人在1999至2000年做過義工。平均每個義工的小時數為162小時。
三. 其它方式的貢獻:
許多加拿大人並不是通過慈善和非盈利機構提供服務,而是直接對個人提供幫助,這種幫助通過捐錢和時間來體現。
NSGVP調查表明,41%的加拿大人直接給錢幫助他們的親戚或無家可歸及街頭流浪的人。還有77%的人並非通過一些機構而是直接對個人提供幫助服務,例如幫人購物,開車送人赴約、幫助看孩子、房屋維護及庭院打點等。
四. 公共參與:
NSGVP同樣詢問社會參與問題。約有51%的人參加至少一個機構(如社區組織、服務俱樂部及工會等)
加拿大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及給慈善機構及非盈性機構捐款及做義工的方式幫助他人,幫助所在社區。善心及義工是加拿大人生活的重要部分。
給予、義工及參與受到經濟條件、人口因素、價值觀及政府政策的影響。這些因素也改變著人們是否願意及能夠提供幫助。
一. 經濟因素:
收入水平影響著人們的捐款額。經濟也影響著就業市場、就業率、工作的小時數及質量,反過來,這些又影響著人們可以做義工時間的多少和質量。
二. 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同樣影響著人們的給予、義工及參與。如年齡老化將對給予及做義工有影響。年長者因房屋貸款逐漸付清,房屋花費降低,因而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錢捐給慈善機構,但另一方面由於健康水平下降而做義工的能力也降低。另外人,口因素如人口的民族構成比例、移民人口及人口流動性增加等同樣影響著人們的捐獻。
三. 價值觀:
價值觀是決定人們行為準則的基礎。價值觀深深影響著人們如何支配金錢及時間,影響著人們的給予、義工及參與。NSGVP的調查顯示宗教信仰就是人們積極做義工及捐款的證明。宗教信仰的程度影響人們的給予及義工。
四. 政府政策:
人們對公益的態度也受政府對於人們從來公益事業的政策的影響。如通過對慈善公益捐獻減免稅收,及對高中生畢業要求需做40小時社區服務等政策,有利於人們從事公益事業。
總之,加拿大人充滿愛心,熱衷參與社區活動,他們給予、義工及參加各種活動支持及聯絡個人、團體及社區。他們奉獻自己的時間、金錢、技能及熱情給他們所熱愛的慈善機構、非盈性機構及他們所在的社區。他們的貢獻提升了每個人的生活質量及社區的健康。他們的所作所為充分體現了加拿大的含義。
- 關鍵字搜索:
-
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