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海歸又要「淪陷」於辦公室政治?

2003年,海歸一躍成為人才市場中最受關注的一族。有人甚至做出論斷:海歸變成了「海待」,也有人立馬出聲辯護,對此觀點表示極大反感。爭論餘波未息,可銳職業諮詢公司的調查又顯示,即使是找到了工作的海歸,過得也不那麼舒心。辦公室政治成為海歸工作受挫的致命傷口。工作失敗的海歸中,78%的人源於人際關係處理不周。命運多舛的海歸們,在繼求職受阻之後,難道又要「淪陷」於辦公室政治?

  我的遭遇,A,B,C……

  A君從美國回來後,順利進入某領事館工作。不久,他對領事館刻板單調的工作氛圍頗為不滿,萌生去意,決定改做實務性、操作性強的工作。幸運再次降臨到他身上,他拿到了一個人人羨慕的offer,在一家大型企業做部門經理。A君得意之餘卻犯了糊塗,對公司的發展背景、人員結構未做研究,便意氣風發地上任了。公司是從一家老店「變身」過來的,加入了新的投資方和新的職業經理人,事實上,掌權的還是「老人」。「老人」有他們的遊戲規則,對這些規則,新派的A君連碰也不想碰。可是,魚離開水不能游,於是故事的結局很俗套:A君的研究報告做得無懈可擊,可偏偏沒人認同,更沒人願意執行。A君一敗塗地。

  B君是頂著一個「xx manager」的頭銜進入公司的。總裁、洋經理、「土產」的業務經理,再加上一個海歸的他,構成了「三國四方」的局面。業務經理和洋經理明爭暗鬥多年,總裁則躲在辦公室裡假裝沒看見。洋經理由於語言溝通不暢,對公司貢獻不大,總裁有心讓他走人,只是一時開不了口。而「土產」經理呢,業務上是骨幹,可是從管理到形象都不夠時尚,也難得總裁歡心。B君的到來,驟然打破了原本相對固定的三角關係,洋、土經理同時把他當成假想敵,不斷發動下屬對他進行排擠。B君一個對倆,自然不敵,總裁卻依然一副隔岸觀火的模樣。B君憤而撤退。

  在國外呆了幾年,C君對同胞拐彎抹角的說話方式大不以為然,習慣有一說一。一天,C君發現,隔壁辦公室的一個同事借加班之名,用公司的長途電話跟女友「煲粥」。C君走過去,用溫和的語氣告訴他,公物私用是沒有職業精神的表現,卻沒注意同事的臉已經變成了豬肝色。又一天,C君原本聯繫好了一家供貨商,另一家供貨商卻找上了門,自稱是他的某位上司介紹來的。這家的報價稍高一點,但在言辭間多次暗示會給他不菲的回扣。C君頓覺職業精神受了侮辱,不僅毫不猶豫地拒絕,還把別人好一頓奚落。時間不長,C君的工作便處處受到掣肘,其它部門不肯跟他合作,上司也總給他使絆子。C君弄不懂,自己的職業素質這麼高,可怎麼有力沒處使呢?

  眾說紛紜看海歸

  公司:英雄不問出處

  上海強生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 鮑先生

  在工作中,人際關係的處理非常重要,和諧的關係能夠締造高質量的團隊。海歸具有國際化的教育背景,這是他們的優勢。但由於出去時間較長,對國情不熟悉,在人際關係處理上容易出現問題,這是正常的。作為用人單位,我們不會因此對海歸心存芥蒂。我們對人才的考核主要著眼於經驗、業績、技能,對他們是從哪裡來的不太關心。目前,我們公司還沒有海歸因為辦公室政治導致工作失敗的事例,不過社會上這樣的情況肯定是存在的。希望海歸們盡快適應國內的工作環境,迅速成長起來。

  同事:坦白未必真英雄

  上海某期貨公司 劉偉

  和海歸同事相處,免不了有些磕磕碰碰。他們的思維比較西化,說話很直,乍一聽很刺耳,確實容易得罪人。不過換個角度看,說明他們心無城府,為人坦率,未必不是優點。只不過,這些優點不一定能讓老闆欣賞。商場如戰場,沒有點策略、心機,不懂得國情、人情,怎麼能成大事呢?辦公室是個小社會,有社會必有政治。連辦公室這個小社會都生存不好的人,在商場乃至廣義的社會上,又能有多麼非凡的成就呢?希望海歸同事能試著換位思考一下:當你在抱怨辦公室政治戕害你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的快人快語,或者一根筋的工作風格,給別人造成了怎樣的尷尬和困擾?有時候,換個方式,結局就不會這麼糟。

  海歸:溝通從心開始

  漢通企業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王富燁

  其實我挺煩大家對海歸這麼關注。一會熱炒海歸找不到工作,一會又說處理不好辦公室政治,海歸招誰惹誰了?我們遇到的問題,大部分的職場中人都會遇到,只是海歸暫時突出一點罷了。

  我不得不承認,78%的海歸困於辦公室政治的比例有點高,不過這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我想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海歸缺乏國內企業的工作經驗,包括和同事、老闆相處的經驗。其實海歸的適應能力很強,當初舉目無親,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我們不也順利學成歸國了嗎?回到祖國,剛開始可能有些不協調,但很快就會進入正軌。到什麼山唱什麼歌,但你起碼得讓我有時間學新歌呀!第二,外界對海歸過分關注,使大家覺得海歸來勢洶洶,是個具有威脅性的群體,首先就存了戒心,工作起來,縮小優點、放大缺點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實我們進入一家企業,也一樣是從零開始。只要大家真誠地溝通、交流,辦公室政治不會成為海歸發展的最大瓶頸。

  專家:有智商,更要職商

  可銳職業諮詢公司首席顧問 卞秉彬

  海歸失敗在哪裡?我認為不是輸在經驗上,而是輸在如何把握經驗上。在國際化潮流洶湧澎湃的今天,許多海歸因為自己有國際化經驗而產生優越感。這種優越感,使他們不容易和人交朋友,易受排擠。在老牌國企和本地化程度很高的外企中,本地文化有著深厚的根基,如果不瞭解這種文化,交流就會有問題。比如,本地文化需要尊重領導,和領導相處要講究藝術,而海歸常常不顧及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和領導合拍,就一口氣說了出來。

  辦公室政治,就是辦公室裡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關係,它是由責、權、利三方構建起來的。它是個中性詞,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你不能改變或逃避,只能去適應。我建議,海歸不一定要強迫自己融入某一種文化,但要用合適的文化方式與人溝通,所謂合適的方式,原則就是能把事情辦成。如果只需要一點點妥協和讓步就能成事,卻堅決不肯讓步,就是小題大做,就是不合適的方式。

  一項調查,引來見仁見智、眾說紛紜。在各種說法當中,海歸大呼「受不了啦」的聲音,格外引人注目。也是,這兩年海歸怎麼就這麼不招人待見呢?儘管發展遇到了一點問題,相信他們也正在努力地探索、解決。過分的關注或許反而會成為他們的負累。既然用人單位都能以豁達的態度來看待,輿論又何必給他們施加壓力呢?不過話說回來,海歸們,多聽聽同事和專家的意見,對你們沒有壞處。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