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今年春節晚會裡面的三個小品來說吧。第一個小品《講故事》,裡面嚴順開扮演一個健忘但是神志正常的老頭,喜歡一遍遍地講他以前的撿到糧票的故事。為了使爺爺歡心,也迫於爸爸的壓力,當孫子的雖然已經聽過三十多遍了,也被迫假裝沒有聽過這故事,來討爺爺的歡心。我納悶的是,如果這孩子不去欺騙爺爺,而是直接告訴他,說您已經給我講過這個故事了,請您再講個別的,有何不可?這樣哄騙當爺爺的,不是對爺爺的不尊重嗎?在這場欺騙遊戲裡面,我們看到的是孩子人格的扭曲,因為他被迫要學著自欺欺人,因為他在一點點地失去天真純潔的心靈去學會騙人、學會虛偽、學會謊言,而這些,都是在「孝順」這一「高尚」的偽裝下進行的!
另外那個《都市外鄉人》就更不可思議。鞏漢林演的這個男的,為了自抬身價,哄騙其同時也是其上司的戀人,說自己在南洋新加坡長大,雖然其實際上完全是東北遼陽人。而且,為了瞞住即將來探親的女兒,竟然能和其母串通好,並教給其母那南洋話,而這個老太太也主動配合,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啊。他那女友到達此人的家裡後,發現被騙,竟然全無任何怪罪之意!我的天啊,這不是分明在說遼陽人是騙子麼?假如我是那女的,我即使不與之斷絕關係,也得令其改惡從善。這倆人愛到一起去,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啊。
而趙本山那個《送水工》,更是達到了更高的欺騙境界!這回,不是兒孫合夥欺騙爺爺了,也不是未婚夫和婆婆合夥欺騙未婚妻了,而是寡婦母親的為了欺騙兒子,硬是立即拉來個路人來當假丈夫!真不知道這個當媽的怎麼能做得出來,即使歡場上的風塵女子恐怕也沒有這麼快吧!你希望兒子在外國安心讀書,為什麼就不能直接告訴他?為什麼一定得騙著瞞著?
在國外,一般很少看國內的文藝節目,只是到了春節,才看看春節聯歡晚會,增加一點過年的氣氛,可是,每次的春節晚會,你都能看到許多這樣那樣節目,好像我們國人的道德觀裡,沒有欺騙、沒有踐踏人的尊嚴,就沒有善和愛似的。而且為了說圓一個謊言,又得製造更多的謊言,最後謊言戳穿了,說謊者反而都是道德高尚者,都是為了他人、為了愛,才欺騙的,然後再瞎激動一通。給人的印象就是:在國人的觀念裡,善意和愛都是,或者多數是,通過欺騙和謊言來達到的。騙你才是愛你,才是對你好。騙子這樣說不奇怪,奇怪的是人們對此普遍的認同!
有人說:西方人是愛的文化、中國人是吃的文化。當然不無道理。但是,我覺得,其實我們國人最典型的,是騙的文化,有春節晚會的節目為證!不是說村騙鄉,鄉騙縣,一騙騙到國務院麼?不要以為當了官以後,成了貪官污吏以後,才開始騙人的。其實,騙的基因,就溶化在了國人的血液裡,浸透在了國人的骨髓裡,只不過是程度的差別罷了,筆者小的時候當然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裡欺騙、容忍謊言,是國人最大的劣根性!
春節晚會裡面的節目,其實是國人劣根性的大暴露,是國人精神面貌的自畫像。這些節目,無意中向觀眾活生生地刻劃出了一個越來越痞子化的民族的形象。在這個社會裏,真正的知識份子,真正的精神貴族就要絕種了。佔主流的的,不過是財大氣粗的暴發戶和任人宰割的賤民而已。我不禁想像那些西方人如果看了春節晚會會說什麼。他們心裏會說:「看來你們中國人真是劣等民族,至少你們的編劇、導演、演員就是這樣表現的。」
唉,真是哀其不淨,怒其不爭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從春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