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至鴉片戰爭前,澳門一直飾演著中國對外通商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商業和外貿成了澳門經濟的支柱。鴉片戰爭後,英國大力對華進行侵略擴張,侵佔了香港後,宣布香港為「免稅自由港」。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又強迫清政府開設了廣州、福州、廈門、上海、寧波等多個通商口岸,從此澳門對外貿易的地位一落千丈。
到了19世紀60年代,中國半殖民地化的危機加深,大批失業的手工業者和破產商人、活不下去的農民,紛紛離鄉背井到澳門謀求生路。本地流氓、地痞、把頭乘機發展了「苦力貿易」,拐賣人口到海外牟利,並在一些充滿失望、渴求生機的人中,通過賭博來斂錢。因此,道光年間的澳門,竟然成了賭博的樂土。一時間,澳門賭「番攤」、骰寶、牌九的賭場,竟多達2000間以上。
澳葡當局一看賭業興旺,竟抓住機遇,從1860年以後,一方面向大小賭場抽「賭餉」,另一方面,公開招商開賭,給予「優惠」。一時間,澳門的賭業急劇發展。到1870年前後,原來朝不保夕的澳葡當局,通過「抽賭餉」、「招商引賭」,收入竟在28萬元以上。除解決自身開支外,竟有「4萬元盈餘」上繳給葡京里斯本。
1872年以後,港英當局在香港嚴厲禁賭,另一方面澳門又大力發展「博彩」---賭博,這遙遙相對的兩地就互為補充。從此大批香港人蜂擁到澳門賭博,形成了發展澳門博彩業的一支「主力賭客」。加上廣東一些賭商不斷向澳門引入資金和新的賭博方式,在澳門立即風行。一時使嘗到抽「賭餉」甜頭的澳葡當局眼睛發亮,從此更對「博彩」情有獨鍾,不斷出臺保護措施,促進賭博行業的發展。於是澳門賭城便從小到大,到20世紀30年代,逐步走向「現代化」。到了20世紀60年代澳門的賭業由於專營公司的出現和競爭,規模更大,設備、管理更趨現代化。賭稅已佔澳門稅收總收入的一半多,賭業(博彩)收入已成為澳門重要的經濟支柱。1961年2月13日,葡萄牙政府根據澳葡當局的建議,頒布了准許澳門將博彩業作為一種「特殊的娛樂」。從此,澳門賭城便走向合法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澳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