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的「最後一頓晚餐」

最近,我參加了最高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廳召開的「預防理論研討會」,開會之際清華的一位留洋回來的博士告訴我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最近他回山東作了一次調查研究,他的當地朋友憂心如焚地告訴他這樣一種現象:當地掀起了一場拍賣國有資產的熱潮,一些資產良好的國有企業被極低的價格拍賣出去,有的人竟還以「零成本」拍賣到了國有企業,而且轉手一倒,便成為百萬富翁,而當地的權力者一個個都熱衷投入到拍賣之中,過程不透明、不公開,即使透明、公開也是形式上的、程序上的透明、公開,拍賣到的是一些很有「背景」的人士。這位很有頭腦的清華博士預測:用不了多長時間,中國腐敗的重點將移向國有資產拍賣的權力買賣之中。


  我非常同意這位清華博士的「預測」,鑒於反腐敗的「滯後性」,過一段時間之後中國的反腐敗鬥爭必然會轉向以國有資產買賣的腐敗交易之中。為什麼?因為中國的腐敗分子是極其聰明的。其聰明在何處?那就是它能最大程度地抓住「歷史機遇」,充分利用權力的功能,給自己、給自己的家族,給自己的小集團創造出暴富的機會,並很快地實現之,成為百萬、千萬、億元富翁。

  譬如,上世紀80年代社會一實行「雙軌制」,極其聰明的權力者利用糧食、棉花、鋼鐵、土地等形成了計畫內與計畫外兩種價格,用權力在兩種價格倒來倒去,獲取了暴利,頃刻之間成了百萬、千萬、億萬富翁;90年代初,中國金融領域發生了一場「革命」,聰明的權力與一批金融領域的「賭棍」相勾結,將金融、證券搞得個昏天黑地,於是,極其聰明的權力者一不留神成為新的百萬、千萬、億萬富翁;90年代開始的中國社會的「積極財政政策」使中國社會各種建築工程欣欣向榮,成百億、成千億的資金流向經濟開發的工程之中,極其聰明的權力者當然不肯放過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大膽地、積極地干預工程資金走向,天方夜譚式成了百萬、千萬、億萬富翁;20世紀最後十年開始的「開發區運動」,使中國的經濟又登上了新的一個台階,極其聰明的權力者和土地商們自然又敏感地感到這是絕佳的暴富機會,於是,在不少地區發生了一場類似於發生在15世紀英國「羊吃人」的「圏地運動」,權力野蠻地干預使農民和城市居民成為流離失所者,中國的社會中又出現了一批一不靠辦企業、二不靠科學技術、三無需「原始積累」的百萬、千萬、億萬富翁……

  所以,在當今全國掀起的、現在號稱6.6萬億國資要退的「國退民進」的國有資產改革熱潮中,一些地方政府湧發了新一波國資出售熱潮,於是一些極其聰明的權力者怎能不心動呢?他們立即想到這恐怕是最後的發財機會了,因而要趁著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沒有建立起來之前,要趁著社會還沒有醒過神兒的時候,吃好「最後一頓晚餐」。

  其實,「用不了多長時間,中國反腐敗的重點將移向國有資產拍賣的權力買賣之中」這一預測還是「很保守的估計」,據中新網9月1日報導,國有、集體資產在轉制中悄然流失的現象,已經成為江蘇檢察機關近兩年查辦職務犯罪案件中的一大重點。據瞭解,涉案數額已達千萬元。報導還指出,在一些轉制企業中,廣大職工或職工代表參與企業資產的申報、審核、檢查等活動,均流於形式或根本沒有。上報評估的材料僅僅由某些個人決定,甚至是與資產評估公司串通做的假賬,導致國資白白流失。

  我的「腐敗的『最後一頓晚餐』:『零成本』購買國有資產」這一標題,看起來似乎很觸目驚心,然而卻也是當今腐敗的威廉亚洲官网 發展動態,我們的社會往往有這種傾向(或毛病):總是要等問題嚴重化、尖銳化後領導人才去重視它,我們的社會才會發文件去解決它,而對那些「預測性的警示報告」只是「看看而己」,好的是劃一個圈,表示知道了,個別的還認為是一些文人的故意聳人聽聞,有意跟黨的新政策「唱對臺戲」。其實,縱觀中國社會每一個腐敗發展機會的發展特點,並不是當這些腐敗現象出現時沒有人站出來,而是有識之士的聲音太輕、太微小,不能引起領導人的「高度關注」,因而不能防微杜漸,終至積習難糾。

  所以,在我的這篇文章結束之際,我還是要最後將文章題目再寫一次:《腐敗的「最後一頓晚餐」:「零成本」購買國有資產》,我還是要再一次呼籲社會:必須從現在起就要高度關注這一現象,採取有力措施去解決它,堅決地打破腐敗分子的最後一次發財夢!

本文留言

作者流沙河畔的土餓狼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