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正」慘死收容站 孫志剛事件三年前就有發生

「2000年10月,浙江蘭溪的『茂正』(音)因不滿被強迫勞動與收遣站工作人員發生爭執,在吃中飯時被人打成重傷後致死。」難道三年前,就已經有一個蘭溪人成了冤死他鄉的「孫志剛」?6月10日,本報《滴血的收容》報導中披露的「林茂正事件」引起了浙江當地媒體的高度關注,歷經數十天的艱難尋找,蘭溪方面今日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林茂正」找到了!

  初步查找無所獲


  本報報導見報後,《金華日報》兩名記者隨即驅車趕赴蘭溪市公安局查詢了所有戶籍資料,但僅查找到九個諸如「林茂盛」、「林茂青」等名字。


  「林茂正」到底在哪裡,派出所會不會沒有在網上登記他的資料?當地公安局領導隨即為記者找來了計算機高手---在該市雲山派出所工作的「張工」張建彬。查找有關八個村所有20歲至50歲的林姓男子,計有126人。然而記者對這八個村從管轄鄉鎮處問到各村黨支書或村主任的電話,一一詢問,又找出電話簿中這八個村的村民電話佐證,費了番口舌解釋後,得到的結果是除了失望還是失望。


  曙光初顯又斷線


  「林茂正」本人當年在收遣站時由於發音不清,方言口音很重,在尋找過程中,本報記者及郭先禮家人配合金華方面,從黎姓、凌姓、呂姓等多方下手,但很快還是走進了死胡同。


  在此情況下,記者只得求助於漣源市民政局,得到答覆是「林茂正」只是諧音,那個人的真名叫「倪××」,在湖南話裡,它們的音是基本相同的。


  金華方面立即輸入「倪××」,電腦裡跳出了期待已久的結果:蘭溪真的有這麼一個人,而且名字完全一樣,1961年生,柏社洪塘裡村人。


  興奮之餘,《金華日報》記者直撲馬澗鎮柏社洪塘裡村。洪塘裡村村委會蔣成明主任一開口,記者們剛興奮起來的心又跌到谷地,他說:「倪××這段時間在金華打工,一個月前去的!」


  「林茂正」其實叫「倪邦情」


  6月21日,《金華日報》第四版「社會廣角」刊發了《尋找蘭溪的「孫志剛」》的特別報導。當天晚上,該報記者正準備趕來湖南採訪時,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打電話的人說,他知道我們要尋找的「林茂正」,其實叫「倪邦情」,是蘭溪市墩頭鎮倪大功村人,年齡40來歲,三年前到湖南去打工,後來死在當地收容站裡,家屬還為此事到湖南去過幾次。


  記者聽了有些驚奇。因為這個名字與記者前日打聽到的「倪邦晴」基本一樣,只是「晴」字變成了「情」字。6月22日一早,記者立即趕到蘭溪市墩頭鎮,和知情者陳天然---墩頭鎮政府的一位幹部,一同趕往倪邦情家。


  原來,倪邦情生於1958年,父親早逝,母親帶著一個弟弟改嫁到安徽寧國縣,倪邦情就一直跟著姐姐、姐夫過日子,是姐姐、姐夫把他撫養成人的。倪邦情是個很老實的人,中等個子,性情溫和,喜歡獨處,沒有文化,30多歲了,也沒有成家。1992年,倪邦情到安徽的媽媽那裡去過,後來就開始到處打工,九年都沒有回過蘭溪的家。2000年農曆八月,他曾回家來住過一個星期,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也就是9月12日,他又離家到湖南打工,沒想到,半個月後就出事了,他這一去竟與家人和故鄉成了永訣。


  這時,又來了一位「知情者」,他是倪邦情的堂叔,叫倪安星,在倪邦情出事後,曾作為倪邦情的家屬,四次到湖南去處理後事。


  「倪邦情」---「林茂正」,這兩個名字在普通話裡完全不一樣,怎麼能那麼確定他們就是同一個人呢?倪邦情又怎麼會在《三湘都市報》等媒體上成了「林茂正」的呢?隨著採訪的深入,層層迷霧逐漸散開。據瞭解,倪邦情沒有讀過書,不會說普通話,而且他也沒有辦過居民身份證。在墩頭一帶的方言發音裡,「d」音發成「n」音,如「墩頭」讀成「nengdiu」或「nediu」,「b」音則發成「m」音,如「邦」讀成「mang」。記者請當地人反覆讀了幾遍「倪邦情」、「林茂正」,聽起來還真有幾分相似。如果再換上一副湖南耳朵來聽,這種想當然的自信就又會增加幾分。倪邦情到了將「湖南」讀成「funan」的漣源,被收容站記成「林茂正」,是完全有可能的。


  記者在有關材料中看到,當時與倪邦情一起被漣源收容站收容的貴州人王成平、彭代常等人,在倪被打死後寫的證詞中,都稱他為「林茂正」或「林茂證」,可見平時他們就這樣稱呼他的。

《金華日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