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0歲出頭、在北京讀完高中的年青人向筆者哭訴。「那你為什麼不回中國去啊?現在,在中國讀大學的質量不亞於在德國啊!」「不!我堅決不回去,打死我也不回去!我怎麼面對父母啊!而且,別人也會看不起我的。」
聽他這些話,筆者想起一個上海女留學生對我說的話:「目前在上海,到外國留學已經成為一種時髦,如我家左鄰右舍,有到了入大學年齡的孩子還沒有出國鍍過金,被認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鄰里一聊天,就是我的兒子在美國,我的兒子在英國,我的女兒在維也納,等等。譬如,有一個一輩子玩樂器的父親,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孩子弄出國學音樂,背了一屁股債。他本以為,兒子到國外半工半讀,還可以還債,誰知道,德國目前失業率非常高,找地方打工非常困難。這年青人不但找不到工作,反而還需要家裡繼續支持他,精神壓力極大,連上課的興趣都受到了打擊。」
騙錢的中介人
隨著中德友好關係的發展和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對亞洲學生的不歡迎,目前有大批中國年青人拚命往歐洲跑,主要的是去英、德、法。英國的學費極為昂貴,非一般家庭所能出得起的,還要付生活費,故而只有中國達官貴人的子女才去英國。其次是去法國,學費不那麼高,但住房吃飯費用也相當可觀,打工的可能性極小。一般願意來德國的不太多,主要是怕德文將來用處不大,實際上他們不知道,在歐洲用德文的機會比法文多。
目前來德國讀書的中國青年人已過3萬,絕大部分是自費來的。在德國上學有一個好處,即讀書不要錢,打工的機會較多,外加德國總理施羅德為了表示對中國友好,向中國年青人開綠燈,只要學生在銀行裡有一筆存款,就可來德讀書。過去,中國哪有幾個萬元戶?現在百萬元戶不稀奇。於是,送孩子來德國的越來越多。
雖然德國總理歡迎,但德國大學裡的位子有限,一些年青人哪管這麼多,想盡一切辦法往德國鑽。這時,一些商人看到了賺錢的大好機會,做起中介人的買賣來。有的中介人心狠手辣:誰想到德國去讀書,先繳2萬人民幣的報名費,然後幫你聯繫到德國去讀書,為你辦理一切出國手續,如簽證、機票、找住處等等,費用都是額外付。一旦拿到簽證,你就要再繳4萬元手續費。
「6萬元就可以送孩子到國外鍍金,又是這麼先進的德國,不貴啊!等他回國,我們做父母的可以享清福了。」一個從天津來的留學生學著他父母的語調對筆者這樣模仿著。「可是,我們來到德國,才知道受騙了。原來他們只安排我們學一年的德語班,與大學沒關係,能不能上大學他們不管。而且這些私人學校,水平不高,有的還是專為了中國人才辦起來的。一個班幾十個中國人,老師又沒教學經驗,根本沒有和德國學生接觸的機會,這和在國內學德文,又有什麼兩樣?」
一個從重慶來的女學生說:「幾年前,從中國出來的留學生非常雜,不少是持買來的假文憑。來德國後,根本跟不上學業。有的連一天書也沒讀,就去找工作了。有的為了在德國留下來,還捏造受當局迫害的假故事去申請政治避難,起初,德國政府按避難法,收留了一批,後來發現,有許多是經濟避難者,被發現後還死皮賴臉不回去,給德國帶來很多麻煩,也給中國人丟臉。」
不知如何是好
為了杜絕這種現象,德國大使館於去年專為中國留學生成立了一個新的APS部門(大學考試部),即凡是要到德國讀書的學生都必須經過他們的考試審核。可是,申請APS的人非常多,德國大使館不能一下審批下來,結果報名時間已過,大學把位子讓給別人了。
還有,一些學生是在德國大使館做出這個新規定前就到德國的。他們在私人語言學習班修完基礎德文課後,想進大學,遇到了很多麻煩。兩個在奧斯納布呂克大學讀書的年青人,付了好幾萬塊中介費,以為可以直接上該大學。
誰知,來到德國才發現,奧斯納布呂克大學也想賺外快。他們發現,該大學每年只能接受幾個中國學生,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學一年後,都要回家。想去其他大學吧,他們仍須回國重新向德國大使館辦理APS手續,一來一往不知花去多少精力和金錢。
筆者某次參加中國年青人的聚會。筆者問:「你們來德國,想讀什麼專業呢?」「我也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吧!」一個男孩說。「什麼!你還沒有作出打算?」「這也不怪我。在國內向德大使館交表時,哪想那麼多?父親一心讓我出國,我隨便填了一個志願,誰知,到了德國,不能改了。我在國內填寫的是英文,到德國大學一看,那些英文系的初級生,英文已經好得了不得,而我還是ABC水平,怎麼跟得上啊?因而想改學旅遊系,但被校方拒絕了,不准改系。我現在只好放棄讀書,出去找工賺錢了。」
《聯合早報》
- 關鍵字搜索:
- 可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