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透視:巨星自殺的「詩意追捧」

香港巨星張國榮,在傾城之疫(SARS)中告別了傾城之戀,從24樓躍向生命中永遠的秘密。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此後幾天內,北京也接連發生數起年輕人自殺或自殺未遂事件。它們之間究竟是否有關聯,人們無法斷言。

不過,作為具有巨大感召力的娛樂紅星,張國榮、陳寶蓮(於去年上海跳樓自殺的香港影星)……他們的自殺卻被一些傳媒譽為「飄然而去」、「羽化而赴仙山瓊閣」、「以死亡完成了一個傳奇」……

明星「效應」

心理學家稱,一個普通人的自殺會對他周圍的5個人產生巨大的心理影響。張國榮逝世後的4小時裡,世界各地歌迷紛紛通過網際網路瞭解相關的威廉亚洲官网 情況,雅虎香港網站發言人稱,網民搜尋查看的次數打破該網站歷史記錄,僅「張國榮」字條的搜尋次數就是前一天熱門詞彙「非典型肺炎」全日搜尋次數的3倍。

受千萬人追崇的明星,他們的自殺行為,無疑影響巨大。他們的生命結局,給了社會心理一個消極的暗示。這種暗示被一大批媒體反覆渲染放大後,成了一種心靈迷藥,對年輕人,特別是追星族的精神世界,產生了難以估量的衝擊。

名人的自殺行為,往往被染上一層"詩意色彩"。美國搖滾樂隊「涅」的主唱自殺後,文化娛樂圈為其死亡大唱頌歌;青年詩人海子臥軌自殺,受到文化界的「詩意追捧」。此後,在中國大陸,不少搖滾青年、文學青年竟相走上不歸路。

今年2月去了趟甘肅省蘭州,短短几天,從當地媒體讀到: 2月19日中午,在蘭州市西固蘭化福利區一居民樓內,一30多歲的男子自殺; 2月19日下午,家住蘭州市軸承廠的張某在洗手間20多分鐘沒有出來,家人強行打開洗手間門,張已自殺身亡; 2月20日,家住蘭州市省建築工程研究所家屬院的70多歲老太回家發現,15歲孫女玲玲自殺; 2月21日下午,家住蘭州東崗東路一座家屬院的9歲女孩小麗,趁家人不備自殺;……一個又一個年輕的生命走了。「一個不能少」是當今中國人的一句口頭禪。但對於自殺而言,畢竟一個就已經太多。

中國大陸於2002年底首次開展大規模自殺調查,結果顯示,全大陸平均自殺率為萬分之二十三,每年自殺死亡人數為28.7萬人。權威死因資料顯示,1995年至1999年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死因中,自殺排在腦血管疾病、支氣管炎和慢性肺氣腫、肝癌、肺炎之後列第五位,而在15歲至34歲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殺更是第一原因。

中國大陸衛生部門幾年來的調查數字表明,自殺死亡佔全部死亡人數的3.6%,佔相應人群死亡總數的19%。此外,中國大陸每年還有200萬自殺未遂者。

按目前主流媒體的說法,張國榮是患了抑鬱症而死。人們或許不會知道他是否真的患上抑鬱症,也永遠不會再知道他逝世前的內心世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的自殺是由於死前有些可從精神科分析去理解的心理困擾。今天的香港正處於近年最悲情的日子,經濟下滑、裁員減薪、疫情蔓延,許多人比張國榮的處境更絕望。於是,心理脆弱的香港人患上了集體"抑鬱症"。

抑鬱導致自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的報告,抑鬱症是世界第四大疾患,當時預測2002年會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第二大疾患。有專家估測,全世界至少四成自殺者,是抑鬱症導致的。2002年7月,北京的中華精神科學會披露,北京有4萬多抑鬱症患者,發病率是0.3%。

走進上海市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的心理諮詢門診室,室內佈置得很"神秘"。一堵堵高至天花板的木板把屋子隔成一個個小單間,外面看不到單間裡的醫生和患者。經醫院方和病人的允許,在一個單間見到一個大學生患者,雙眼明亮、嘴上抹著淡淡的唇彩。由於抑鬱症的折磨,兩個月前她兩次割腕和跳樓想結束自己的生命。據這一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蕭涼說,1997至1999年,楊浦區有277人自殺身亡。復旦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學系主任季建林說,上海的自殺率在中國大陸尚屬較低的,一萬人中才一個。據悉,全世界四成以上的自殺是由於抑鬱症導致的。

她,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但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慌,害怕自己工作出差錯,害怕生病,害怕別人議論自己,擔心失業,擔心現有的一切會失去。他,每天總是無精打采,對所有事情失去興趣,害怕與人溝通,天天昏昏沉沉,總以為自己在做夢,覺得活著沒意思,自認唯有死才是解脫的辦法。極度抑鬱拂去了他們生命中的陽光。據專家介紹,從醫學觀點看,抑鬱症是一系列不同起因、病理、症狀及治療方法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其中包括重抑鬱症、精神抑鬱症、躁鬱症、內因性抑鬱、非典型抑鬱、季節性抑鬱、產後抑鬱、酒精或濫用藥物引起的抑鬱、強迫觀念或行為等。社會應該關注這些生活在陰霾中的危機人群。

據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統計,上海目前有120萬人有心理衛生方面的需求,但上海經系統培訓的心理諮詢師,還不到總數的一半。在發達國家,每1百萬人中就有500人從事心理學的研究工作,而中國大陸每1百萬人中,僅有4人從事這方面的研究,93%有自殺行為的人沒有看過心理醫生,在自殺未遂者中,曾接受心理評估的還不到1%。

張國榮跳樓自殺,被一些媒體打上詩意的印記,社會應該警惕對死亡的"詩意追捧"而引起的並不詩意的後果。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