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赤字繼續提高,達3198億人民幣;創下歷史最高記錄。但該預算赤字比去年的3098億人民幣僅增長3.2%,而去年比前年的數字是猛增25%。相比之下,今年預算赤字增幅大減。國防開支在連續多年保持雙位數增長後,今年繼續增加,達1853億人民幣。但增幅比前兩年減低近一半,為9.6%。同時盛傳,可能發生「第三次大裁軍」。國債方面,今年發行債券1400億人民幣,比過去5年平均發行的1500億略少。歸結起來:表面上看,財政預算赤字、軍費開支、和國債發行都還在增長,但增幅卻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是今年「人大」、「政協」兩會發出的一個訊號,即,連續推行五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可能出現變數;朱鎔基下臺之後,宏觀經濟政策可能轉向。
所謂「積極的財政政策」,即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以政府擴大投資來強行拉動國民經濟。這本是當年亞洲金融風暴驟起、中國經濟受到連累之後,朱鎔基政府所採取的應急措施。殊料,短期應急措施,卻被演變成長期國策。轉眼五年過去了,中國經濟竟對這一政策形成依賴性而漸漸固定下來。
於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正是這一政策,保持了國民經濟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功不可沒;但,另一些人則指出,恰恰是這一政策,不斷惡化了國家赤字和債務,而對宏觀經濟於事無補。
後一種說法,似乎更符合實際情況。因為,眾所周知,在過去五年或者十年間,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關鍵因素,並非政府投資,而是大幅增長的外資和外貿。朝裡看,內需不足,物價下滑,生產停滯,失業加劇等現象,在十餘年的時間裏,從未得到扭轉。這說明,由政府投資所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
國內越來越多的經濟專家,對這一政策提出質疑和批評。提議盡快「淡出」這一政策。但反對者則疑問:如果淡出,國民經濟增長靠什麼去拉動?批評者又反問:是否需要保持人為的增長?
實際上,批評者和反對者都在暗示,導致這一政策的固定化和長期化,關鍵是體制問題。但具體而言,究竟是體制中的哪一部分問題,又不好明言。因為,表面上是經濟體制問題,實際上是政治體制問題;表面上是經濟目標,實際上是政治目標。「保七」、「保八」,都是政治目標。當局為了保持「社會穩定」(政權穩定),需要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數據(表面數據),進而保持穩定的繁榮(表面繁榮)。
既然「積極的財政政策」,不能帶來名副其實的增長,反而積累危險的赤字和債務,「淡出」,就是必然的選擇。對胡錦濤、溫家寶新班子來說,可謂兩難,明知道這一政策需要揚棄,但又不願意背經濟增長下滑的名。明知道需要另起爐灶,卻又不敢違背「蕭規曹隨」。於是,一個微妙的變化和謹慎的結果便初露端倪:既有修改,又有堅持。
雷厲風行的朱鎔基下臺,無疑是當代中共政壇最後一位強人謝幕。後起的第四代,多屬弱勢領導人。其路線,極可能更低調,更平實,更親民。更多平穩,較少創意。更多理智,較少情緒。更多法治,較少人治。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新領導層過於謹慎,可能平庸化;過於理智,可能缺少感性;如果不能審時度勢,果斷實施政治體制改革,走出自己的路,可能重演明末崇禎皇帝的歷史悲劇。崇禎皇帝的悲劇在於:以為自己一片好心,一腔赤誠,一心為公,「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不知大廈之將傾,不知王朝之將覆。結果,因不能把握時機,銳意改革,反而導致政毀人亡,國家崩潰的結局。
來源:新世紀 www.ncn.org(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陳勁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