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論調緩和,透明度增加
中國國務院於本週一發表的《2002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色調之明朗讓華盛頓的中國觀察家普遍感到驚訝,驚訝之外頗為讚許。「2002年國防白皮書顯示的最大一個變化是中國對國際安全環境的看法在改變。這首先表現在中國對什麼構成自身的安全威脅的評估改變了。」蘭德公司中國問題專家麥艾文(英文名:Evan Medeiros)在接受《華盛頓觀察》週刊的專訪時說。
相比之下,2000年的國防白皮書的論調灰暗,悲觀,充滿四面埋伏的危機感。比如在其第一章中,中國批評「某些大國」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新干涉主義」、新「炮艦政策」和「新經濟殖民主義」,措辭非常強硬。 然而在2002年國防白皮書,中國仍然抨擊「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國際關係民主化遠未實現」,但是語言遠遠沒有兩年前那麼犀利。 並且中國在對安全形勢的評估中更強調「南北差距」,「因民族、宗教、領土、資源等問題引發的爭端」,「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環境惡化、毒品等非傳統安全問題」。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方面來講,新白皮書基本沒在任何一處提到美國,更沒有把美國即使是不點名地列為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的一大來源。在不點名,但有所指地批評美國時,中國的口氣非常溫和。」麥艾文說。
一個例子是中國在比較明確地不點名地指稱美國時,所用的字眼是「大國」,具體的上下文是在談到「2001年9月11日美國發生恐怖襲擊事件之後,大國關係協調與合作的一面上升」。
而當中國講到「導彈防禦系統」(英文名:Missile Defense System),這個在以往中國強烈反對的議題時,新白皮書所用的語言是「對《反彈道導彈條約》失效感到遺憾」。
「『遺憾』,或者英文『regret』是非常輕的批評,尤其是考慮到中國以前的立場。中國沒有用『反對』,沒有用『不贊成』,在督促美國『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及國際軍控、裁軍和防擴散體系』時,中國對美國的勸告是『慎重行事』。這非常有意思。」麥艾文說。
新白皮書的與眾不同之處不僅在於中國對安全威脅的看法變化了,而且在於當中國提到「威脅」時,中國似乎暗示這正是中美兩國可以合作的領域。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中國對「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非傳統威脅的強調。 「國際安全合作」一章有不少篇幅談「反恐怖主義合作」,「反恐合作」乾脆被單列為一節加以強調。
新白皮書另一個顯著變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對外透明度在增加。新白皮書中專門有兩章介紹「武裝力量」和「人民解放軍建設」,而介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豐富和細化。這兩章不僅介紹了三軍各大兵種,而且談到武警,民兵的隊伍建設,人民防空等觀念,如此詳細,從未有過。還有比如在講到「軍事訓練」,「後勤保障」,「武器裝備」以及解釋解放軍實力方面,新白皮書提供了更多細節和具體數字。麥艾文說雖然美國各大「思想庫」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研究並不少,但是看到中國主動公布這樣一些軍隊建設的細節仍然感到吃驚。
勿庸置疑,中國新國防白皮書首先是寫給外國人看的,但是也不乏對內統一思想,明言政府目前在一些問題上的所思所想。「很明顯新白皮書中『參加和支援西部大開發」,在軍隊內部都不再提的打『人民戰爭』這類話題是說給國內人聽的,麥艾文說。
對臺政策,一如既往
新國防白皮書一如既往堅持不變的是對臺政策,中美最近在華盛頓的軍方會談一碰到臺灣問題又變得各說各話,或者磕磕碰碰。
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理查德.布希三世(英文名:Richard Bush III)在接受《華盛頓觀察》週刊採訪時說,「中美臺是一個三角關係,中美之間的關係在變好,美臺關係一貫好,中臺關係始終沒有變化。臺灣一些人的確將這三角關係看做一個『零和』遊戲,任何中美關係的緩和跡象都讓他們覺得結果會使美臺關係震盪,」理查德.布希博士說。理查德.布希博士曾擔任前任美國政府專門和臺灣政府接觸的最高級別聯絡官員。 他在最近發表的一篇解釋為什麼美國對臺灣的主權訴求持「曖昧」態度的文章中,講2001年4月小布希總統明言(後來被更正為口誤)如果中國無故「侵略臺灣」美國不會坐視不管,這一立場已經足夠保證臺灣安全。
「北京在臺灣問題上的『不行動』(英文:inaction)是有益無害,也是目前兩岸談判的最大障礙,」布希主任說。但布希主任不願進一步解釋清楚北京應該做什麼來促進目前的局面。他說美國不應當插在兩岸中間指點江山,也不應充任調節人,兩岸應該自己談,解決問題。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英文名: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中國項目負責人,資深中國問題專家史文(英文名:Michael Swaine)則認為由於臺灣有傾向在中美關係緩和時「過度反應」,而臺灣確實在美國國會,媒體中影響不小,所以更給臺灣信心作出反應。美國現在忙於反恐,最怕看到台海有亂,所以希望中臺兩方都謹慎從事,不要用言語,行動刺激對方,低調處理彼此關係。
等待危機作為試金石
「總的來講,新白皮書是一個比較成熟,經過深思熟慮的政策性文件。它的調子正是美國人,尤其是小布希政府樂意聽的。中國一再提到『大國合作』的問題,主動打開同美國合作的大門,」蘭德公司的麥艾文說.
大概一個解釋是,中國認為國際安全環境變了,所以中國對「威脅」的看法也變了。也許中美關係變了,所以中國對美國的態度也轉變了。「到底中國對國防威脅的看法轉變是戰略轉變,還是戰術轉變,這要等中美關係下一個大的危機來臨時才能看出來,」麥艾文說。
陳雅莉,《華盛頓觀察》週刊,2002年第14期,2002-12-11
- 關鍵字搜索:
- 20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