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2024年7月22日讯】根据中国海关总署7月12日的报告,中国出口在今年6月迎来大幅飙升,达到3080亿美元,但随着中国企业和家庭在支出方面变得更加谨慎,进口出现明显萎缩,只有2090亿美元。两相对比之下,结果是:当月贸易顺差超过99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990亿美元,意味着什么?
如果按中国官方美元汇率1:7.258换算,这个数字是7186亿元人民币,看起来好像不高,但你要知道,这仅仅只是中国一个月的贸易顺差。一个月30天,意味着中国每天的贸易顺差,即出口大于进口的货物价值,就高达239.5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个惊人的信号。
对中方来说,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看起来是个好消息,至少在短期内缓解了中国的产能问题,而且还有可能为中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增就业岗位,制造业一片发达。尽管国内消费不足,但外需依然强劲。国外消费市场里的消费者正在购买许多国内家庭不那么需要或无力承担的商品,这当然是个好消息,同时出口还有助于国内工厂的运营,并为在建工厂提供更多资金。
但长期来看呢?这还会是一个好消息吗?
公司和公司做生意,都会互相比较,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商业道理,同样,国家和国家做生意,其实也会比较。比如,A公司一年时间里在B公司那里买了100元,反过来B公司却只在A公司那里购买了80元的东西,两家公司关系好的时候,这20元的差值自然不是问题,但如果两家公司从合作变成了竞争,哪怕是20元,甚至是1元的差值,都会成为对方提高购买门槛的理由和借口。这显而易见的道理对一个经济体来说,同样如此。
在外部关系好的时候,贸易顺差创新高,当然是一件值得振奋的事情;但在外部局势变得复杂的时候,中国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警惕。
说竞争也好,眼红也罢,当一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长的时候,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中方很有可能面临更高的贸易壁垒。这其中又以欧美最为典型。
欧美许多人都担心,中国的出口会取代他们自己的产能,迫使他们自己的工厂关闭、并损害到他们的经济增长和就业,而现实也的确如此。最近一段时间里,欧盟、美国、巴西、印度、甚至连土耳其,都纷纷对来自中国的制成品加征关税,或征收新的关税。除了以上国家外,加大拿最近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加拿大贸易部长甚至还暗示,将讨论不止“新能源汽车”这一个领域。
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受到挑战的时候,就越来越会成为经济体之间竞争的一个常用手段。
6月份,中国贸易顺差打破了2022年7月创下的记录,当时国内工厂和港口正在努力跟上全球因为新冠病毒压抑的需求。而今,情况变得不同以往。
尽管中国的外贸依然表现强劲,但外部的形势开始变得复杂起来,而国内的消费环境,也与之前大不相同。
国内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想方设法节省开支,消费降级的浪潮几乎席卷到了每一个行业,从咖啡、奶茶到餐饮,平价咖啡、廉价奶茶、地摊火锅层出不穷,甚至卷到了汽车行业的价格战,这些无一不在述说着国内消费环境的大降级。
而消费降级,又和房地产密切相关。
目前,房地产在中国国内家庭资产的占比在60%以上。按照国际标准,这可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当房价开始下跌时,民间财富也会随之缩水,自然也就对下游消费产生了巨大影响。而由于地产开发商在过去供应的过剩,三年前的地产危机也导致数十家开发商陷入了债务违约。
这个时候,中国产能持续增加,消费却开始降级,对应到外贸上,就是贸易顺差的新高。
看看数据,今年6月中国进口同比下降2.3%,降至约2090亿美元,而出口竟然猛增8.6%,达到3080亿美元,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随着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也从去年同期的290亿美元增加至320亿美元,而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也达到了226亿美元,超过去年同期的191亿美元。
为什么单独提美国和欧盟?
因为对中国而言,他们不可或缺!320亿美元和226亿美元,两者相加就是546亿美元。这两个经济体贡献了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他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反过来,欧盟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壁垒,也正在升温。
当初川普(特朗普)对中国提高关税的理由,就是两国贸易顺差太大。如今,中美贸易顺差再度抬高,也极有可能引来美国更高的贸易关税。欧盟也是类似的道理,欧盟对中国汽车的临时关税已实锤落地,最高为48.1%,虽然比美国少了将近一半,但也对中国车企带来了负面冲击。
欧美是中国的两个最大客户,国内有些人说欧美施加关税,大不了不和他们做生意即可,但实际问题在于,由于生意往来众多,中国很难不和他们做生意。
除了欧美之外,其他国家的贸易差额也不容小觑。以非洲的肯尼亚为例,中国对肯尼亚的出口是来自肯尼亚进口的40多倍。除此之外,肯尼亚还欠中国和其他贷款方的巨额债务,尽管肯尼亚看起来是一个小国,但贸易差值如此悬殊,也很难不引起肯尼亚的注意。
另外,贸易顺差创新高这件事本身,并不见得是很好的事情,因为贸易额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用低价换来的。因为中方的出口价格一直在下降,空调、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的实际速度增长,导致了上个月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出口增长太快,就会引发其他经济体对中国单边贸易甚至是供应过度依赖的担忧。
中国已经生产了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制成品,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但中国的人口却只占世界人口的18%。问题不言而喻,一个人的生产就是另一个人的“无法生产”,在世界总需求变化不那么大的情况下,中国多生产的商品,往往就是他国少生产的商品,对应到实际的个体、企业身上,就是他国企业的倒闭、个人的失业。所以,这也才是欧美要构建关税壁垒的底层逻辑。
更长远的问题还在于,中国对工业扩张的押注是否值得,或者说能否抵抗来自外部的贸易壁垒。
数据显示,在截止今年3月的过去12个月时间里,银行发放给企业(需要提醒的是,这里的企业大多是国企央企)的贷款净额达到了惊人的614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是44568亿元。4.4万亿元什么概念?如果按照全国10亿人口平均,每人发3000元现金,那么总共也只需要4.2万亿,还能多出来0.2万亿元。而这个贷款数字,已经是新冠病毒爆发前的六倍——银行发放给企业的贷款,几乎完全取代了此前银行发放给房地产行业的贷款。
但工业的扩张,真能够抵御外部的贸易关税壁垒吗?尤其是在目前国内消费依然疲软的当下。估计没有人能够回答清楚这个问题。
供给侧的扩张,如果没有消费侧支撑的话,最终可能会带来较大的产能问题,尤其是当你还要面对来自欧美越来越高的关税壁垒。
增长当然是好事,但如果仅仅只是供给侧的增长,而不是企业利润和民众收入的增长,那么这种增长,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延续下去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责任编辑:宇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